这套图原是圆明园“深柳读书堂”围屏上的装饰画。曾一度被误定为《胤禛妃行乐图屏》。更经考证更名为将其更名为《雍亲王题书堂深居图屏》。雍正帝当年为了妥善保管,传旨将它们从屏风上拆下 “着垫纸衬平,各配做卷杆”后藏于宫内。共12幅,为清宫廷画师所绘。每一幅的尺寸为纵184厘米,横98厘米。
关于图屏上女子(们)的身份有着诸多的猜测,甚至连图屏上共有几位女子也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说1个,有说4个的,还有说12个的。但比较肯定的是这一系列的美人图是雍正还为雍亲王时所绘。除了美人(们)的未知得神秘身份外,画中还隐藏了不少细节。下面就来给大家简单的扒一扒。
- 《消夏赏蝶》轴
画中美人倚靠得便是一张湘妃竹漆面的长桌。妃竹又名斑竹、泪竹,看到它的别名,相信很多人已经猜到了湘妃竹的特点。竹竿上褐色斑纹点点。传说尧帝二女嫁给舜帝为妃,称“湘夫人”,舜帝崩逝,二妃哭泣,以泪挥竹,竹尽成斑,故名湘妃竹。
湘妃竹
- 白釉塑贴釉里红蒜头瓶
白釉塑贴釉里红蟠螭蒜头瓶,明嘉靖
【蒜头瓶】因瓶口似蒜头而得名,也称【虎爪瓶】。瓷制蒜头瓶最早是宋人仿汉代的青铜蒜头壶所作,后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
- 仕女手里拿的【葫芦】和桌上的【棋子】表达的意思相近,有多子多福,祈子之意。
《烛下缝衣》轴
【蝙蝠】、【宫灯上的鹿与鹤】合起来构成了“福禄寿”的美好愿景。
《桐荫品茶》轴
【霁红釉茶盏】与美人衣服的颜色、【冰梅纹纱团扇】与【坐墩】的颜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霁红釉属于单色釉,属于铜红釉,以铜为着色剂的高温釉,以永乐、宣德时期的最为著名,有“宝石红”之称。
《博古幽思》轴
既是《博古幽思》图,图中便有数件古器、仿古器与之相衬,如:
- 葫芦瓶
【葫芦瓶】因外形似葫芦而得名。“天圆地方”即上圆下方,流行于明嘉靖时期,清代亦有烧制。常见于单色釉器。
清乾隆,仿汝釉天圆地方葫芦瓶
- 僧帽壶
【僧帽壶】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明清两代继续烧造。有青花、红釉、白釉器等。
明宣德,寶石紅釉瓷僧帽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青铜觚
【青铜觚】是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酒器,同时也是一种礼器。《论语》中“觚不觚,觚哉!觚哉!”便是孔子感叹礼乐崩坏时所感。
黄觚,上海博物馆藏
- 青铜钟
或为甬钟,或为钮钟。主要以悬挂的方式来判断。以曾侯乙编钟为例,直挂的为甬钟(图中最上最下圈出的部分),斜挂的为钮钟(中间框起来的部分)。
- 玉制四柱式炉
青玉兽耳四柱式炉,故宫博物院藏
《倚踏观鹊》轴
- 蚩尤环
【蚩尤环】原本是一种臂饰,在清代多为贵族把玩玉器。图中所示为【白玉蚩尤环】。立环上刻乾隆亲题“雾盖红尘温句可思莫被情牵”,另半环上刻 “合若天衣无缝,开乃蝉翼相联” 。
乾隆,白玉蚩尤环
《持表对菊》轴
提款:其昌,应为董其昌提款,会让人以为是董其昌的书法,但诗文中提及的自鸣钟、怀表等均是清代才有的。
- 浑天仪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
清康熙铜镀金浑天仪
- 珐琅表
铜镀金黑皮套珐琅画表
《捻珠观猫》轴
- 钟楼
木楼嵌铜饰木哨钟
- 念珠
红玛瑙十八子手串
《裘装对镜》轴
署名:破尘居士。破尘居士为雍正还为雍亲王时取的雅号。破尘即出尘,还记得雍正行乐图轴吗?当时雍正还为雍亲王,为表自己无心帝位,特作此一系列出尘的行乐图,妥妥的心机帝一个。
- 长方形烧水壶
- 连环玉佩
- 青铜镜
齐家文化青铜镜,距今约4000年,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批青铜镜之一。
- 铜手炉
清雍正,铜錾龙纹手炉
《烘炉观雪》轴
《观书沉吟》轴
背景米元章诗文:“樱桃口小柳腰枝斜倚春风半懒时。一种心情费消遣,缃编欲展又凝思。”米元章即米芾,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
- 双陆尊
【双陆尊】尊式之一,形似摇铃。因形似北方流行的双陆棋棋子而名。流行于清康熙时期。
清康熙,釉里红夔凤纹双陆尊
清康熙,青花燮凤纹双陆尊
- 鼻烟壶
鼻烟壶始于明朝,清朝时期走向鼎盛。尤其是清时期的内画鼻烟壶,享誉中外。
《立持如意》轴
- 木灵芝如意
如意首、尾扁圆宽厚,其上密布细小的坑洞,肌理稍粗重,似布以灵芝菌丝,与较为光滑修长的柄身恰成映衬,精巧处令人匪夷所思。
天然木雕如意
《倚门观竹》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