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角形是所有形状中最稳定的结构,汽车车身的骨架结构就是由许多不规则的三角形组成,用以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冲击,但是,汽车骨架各个部分采用的钢板材质不同,承受力也不同,因为这关系到力的传导、溃缩等。
防撞梁是车身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
被设置在车辆的前、后保险杠内部,侧面车门内部等可以直接在撞击中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位置上。防撞梁与整个车身结构融为一体,采用高安全性的钢板材质,其刚性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需要和整车匹配,实现最理想的保护效果,即一点受力时,传导至整车骨架来承受。
设置在前、后保险杠内的防撞梁的材质最为坚固,是用于正面承担车辆撞击力的装置,并通过它将受到的撞击力进行分散和缓解,并传导给车体主架。
前后防撞梁
前后防撞梁是设置在前后保险杠内部的一根金属横梁。在前后防撞梁两端,各连接了一个屈服强度较低的低速吸能盒,然后通过螺栓的形式连接在车体纵梁上。低速吸能盒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维修成本,而螺栓连接的方式可以更方便的对防撞梁进行更换。
侧面防撞梁的结构
设置在车身侧面的防撞梁一般在车门内部的侧沿和靠近车门底部的地方,采用多根高强度金属钢梁连接在车门结构中,另外,车身的A柱、B柱、C柱也采用了强度较高的金属材质,也可以算作侧面防撞梁结构的一部分。这些高刚性材料可以在侧面碰撞时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依据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的数据,车门防撞梁在2002年拯救了994名事故受害者。这些钢结构或铝结构的部件被安装在车门内部,从外面并看不到。有些采取的是垂直布局,还有一些采用对角线式,也就是从底部的门框一直延伸到窗玻璃的底部边缘。无论其具体位置如何,车门防撞梁都是作为一种额外的吸能保护层而设计的,它可以降低乘员可能遭受的来自外部的力量。事实证明,车门防撞梁在车辆撞击固定物体(比如树木)时的保护效果非常明显。
卡车防撞梁
卡车的后防撞梁主要是在被乘用车追尾事故中,减小后车伤亡的保护性措施。根据2009年的统计,约有70%的追尾事故的死亡人数是追尾到卡车上的。与厚重的卡车大梁相比,卡车底部悬挂的防撞梁形同虚设。
乘用车的前端结构是被设计成能够吸收巨大的碰撞能量,最大限度减小座舱的的冲击,但是在撞击卡车之时,却是毫无用处,只能奢望卡车的后防撞梁不会失 效。研究机构通过分析1000件实际案例,来鉴定事故当中的卡车有无后防撞梁的后果差异。吃惊的发现,82%的车头撞入卡车底部的事故会造成人员死亡,最 轻也是严重受伤。
为了准确得出实验数据,碰撞实验机构选择了三辆符合美国安全法规的半挂车,其中两辆还符合更注重强度和吸能的加拿大安全法规。实验车辆选用了一款市售的雪佛兰中级轿车。据悉这辆中级轿车已经通过了美国NHTSA的五星评级,只是这次实验并不是针对NCAP评级而来。
实验的目的是检验是否存在某种结构或形式的防撞梁能够有效作用,同时也检验不同车速下的碰撞结果差异。
车顶掀开是此类碰撞的最大危险点,在三辆卡车的测试当中,车内的假人头部都或是与凹陷的车顶碰撞或是直接撞向卡车的车尾,其中一辆卡车的防撞梁在弯折变形之后,连固定的螺栓都被剪断。此时的碰撞车速是35mph(56km/h)。
车以时速56km/h撞向防撞梁最坚固的卡车,驾驶室完好。坚固的防撞梁保护了后车,有效防止其继续向卡车车底钻入的趋势,因此后车的驾驶舱保存完好。坚固的防撞梁同时能够使后车的吸能区域充分作用,吸收大部分的能量,在现实世界里,车内乘员安然无恙。
防撞钢梁的样式和薄厚对安全的影响
防撞梁的形状、厚度以及材质的选定都是需要与车身整体的安全结构相配合,防撞梁不是越结实越好,只有与车身整体结构完美配合,才能发挥出防撞梁最大的作用,同时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