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盈利
“特斯拉盈利!我重复,特斯拉盈利了!”这是英国一家媒体对特斯拉最新财报的标题,好像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样。的确本季特斯拉表现亮眼。根据其财报开头:
去年我们的重心是加速制造 Model 3 ……今年的重心是控制成本,以及为下一阶段的成长做准备。虽然因为 Model 3 销售比例增加导致平均客单价(ASP)降低,但我们的毛利却增加了。 除此之外,营运支出达到 Model 3 量产以来的最低点 ……这是由于我们显著地降低了业务成本。我们也急遽地提高了新产线的执行速度与资本效率。上海的 Gigafactory 工厂在 10 个月内就建造完成并准备投产,且每单位产量的资本支出比美国厂少了 65%。接下来为了达到持续性的、领先业界的盈利,我们会持续强化规模成长以及控制成本。乍看数字有些矛盾:本季的总营收降低(下图红线),客单价也降低,但毛利却增加(下图蓝线)?
特斯拉财报
原因是平价的 Model 3 卖得更好,高价的 Model S 与 Model X 销量下降,使得平均客单价降低。但由于 Model 3 量大,成本摊销快,因此毛利高。
此外,毛利提高的另一大原因是裁员。特斯拉今年裁员 3 次,共约 5 千人,大幅降低了营运支出(上图紫线)。营收减少,但成本减少得更多,就导致毛利上升。
投资客的两极化
除了盈利之外,特斯拉还释放出更多瑰丽的成长前景,包括:
· 上海的第三个汽车工厂 Gigafactory(称为 G3)将于今年投入生产,服务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 特斯拉开始计算过去预售自动驾驶软件的营收,提高营收数字
· 休旅车 Model Y 将于明年上市,“预期销量将超过 Model S, X 与 3 的总和”
· 在冷冻 2 年之后,重新投入资源至特斯拉能源部门(包含太阳能板与家用电池业务),潜在市场“至少等于特斯拉汽车”
CEO马斯克更再次乐观地强调“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只要没有意外,接下来都是正向现金流”。
特斯拉股价应声大涨。不过放空特斯拉的投资者不买账。他们质疑马斯克又在画大饼了:完全自动驾驶一延再延,巨额债务也不见减少。过去也曾有单季盈利(如去年此时),却又马上回到亏损。虽然上海厂在 10 个月内完工很了不起,但会不会又进入“量产地狱“?
不过总的看来,特斯拉似乎已经度过了最危险的周转时刻。现在出现新的质疑:特斯拉能抵抗传统车厂投入电动车吗?
保时捷与大众
保时捷集团 9 月推出了 Taycan 电动跑车,被喻为“特斯拉杀手”,比如下面的报道:
自 2012 年特斯拉发布 Model S 起,高端电动车市场一直是由特斯拉独占鳌头,但是在今年 9 月,保时捷正式发布旗下第一款纯电动跑车 Taycan,为市场投下一颗震撼弹,各界普遍认为它将成为特斯拉 Model S 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 虽是保时捷第一款纯电动跑车,但绝美外形加上保时捷数十年来领先的供应链、制造工艺优势,早在发布会前一个月,全球订单便已超过三万笔,远超出原订年产量的两万台。 ……. 保时捷目前正在布局充电网络,此举是否能弥补续航力上的问题,将是 Taycan 车主最关注的重点。同集团的大众亦公布了针对城市的小型电动车 ID 系列。传统汽车集团从高低价联合包围,特斯拉能突破吗?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先为特斯拉鼓鼓掌。特斯拉只手带起了电动车的潮流,激起其他车厂起而跟进。光是看保时捷的 Taycan 居然还在跟 7 年前问世的 Model S 比较,就能理解特斯拉的领跑优势。
不过,这也显示创业公司挑战稳定产业的艰辛。根据哈佛商学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n 教授所提出的破坏式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理论,创业公司要“破坏”一个产业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特斯拉已经完成了:服务传统上未被满足的需求。例如传统车厂认为电动车市场小、成本高、盈利低,因此没兴趣做。这让特斯拉有了切入的机会。
现在特斯拉在第二阶段:建立某种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是传统公司无法追上的。否则,就算创业公司证明了市场存在,最终也是为人作嫁,利润全被其他企业赚走。
那么特斯拉是否拥有某种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呢?我根据硅谷创投 Benedict Evans 的架构,由小到大,从四个层面讨论。
1.动力、电池与零件
首先,特斯拉是否在单一零件上,如动力总成(powertrain)、电池或零件上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
这里面最多人关注的是电池。此处我同意 Evans 的看法:特斯拉在电池有短期优势,没有长期优势。
在电池性能上,真正掌握技术的其实是锂电池厂如 Panasonic。这是一个竞争激烈,但进步相对缓慢的领域。特斯拉主要掌握的是把电池“加工”成车用电池的技术。但特斯拉也将这些专利开源,因此不构成优势。
特斯拉具有短期优势的是电池的规模。特斯拉斥巨资建 Gigafactory 工厂,不断扩大电池产量。这一方面导致亏损连连,但也提供竞争优势。前面提到三万辆保时捷 Taycan“供不应求”,其没有说的是电池供给跟不上。
然而,特斯拉无法垄断电池。中国正全力扩大生产电池,预计于 2028 年中国产量将达全世界的 50% 以上。到时电池价格降低,任何车厂都能获得。
2.软件、模块与整合
往上走一步,接着要问:特斯拉在整合(integration)上是否有持续性的优势?
这里特斯拉领先更多,关键在软件。传统车厂认为软件是“装在中控台的东西”,但硅谷企业认为软件是产品的核心。思维不同,就导致非常不同的企业。
举例来说,特斯拉曾发布一则软件更新,通过空中下载(over-the-air, OTA),让车子的刹车距离缩短 6 米。传统车厂很难办到。因为传统车厂是水平供应链,供货商“各自为政”,而供货商也不具备软件的 DNA。相反的,特斯拉是从软件出发,先整体性地设计车子的“操作系统”,再向外寻求合适的零件。寻找的零件必须带有适配的固件,能跟特斯拉的系统沟通。如果传统车厂要做到,必须连供货商都跟上才行——那是大工程。
此外,软件思维需要搭配合适的商业模式。特斯拉的直营模式让公司愿意不断更新软件,反正顾客的后续消费都会流到特斯拉手中。这非常适合软件的迭代开发流程。但不适合传统车厂通过经销商的一次性销售模式。因此若传统车厂真的想要变成“软件优先”,不只要改变产品,甚至连组织结构、企业文化以及供应链都需要调整。(下一段会继续讨论直营模式)
或许未来特斯拉会像苹果,走向高度整合;而传统车厂变成类似三星手机,采购第三方的“操作系统”为核心。特斯拉有局部优势,但传统车厂可以跟上。
3.体验
再往上一步走是体验的差异。特斯拉能否持续做出更好的体验,是传统车厂追不上的?这里的体验包含产品以外的体验。例如 iPhone 的规格不一定最好;但从购买、维修到手机壳选项、二手价格等,其整体体验却是最好的。
我一直认为特斯拉的直营模式以及端至端(end-to-end)全包模式是更现代的服务方式。不过特斯拉的客服质量毁誉参半,所以也要看执行成效。Benedict Evans 则认为特斯拉的直营模式顶多是次要优势;如果产品缺乏差异化还是不行。
我不同意。直营本身就能带来财务上的好处。例如 特斯拉本季财报加了一句批注:
在第三季末,我们车辆的库存水平为销售后 17 天,是过去 3.5 年来的最低点,亦低于业界平均 4 倍。由于上述库存日期包含仍在运送与储存中的车辆,实际可销售的库存会显著的更低。换言之,一辆车从制造到销售仅需 17 天。库存低代表资金利用率提高,是很大的优势。
想象有两家餐厅,每一餐的价格相等,但一家餐厅的翻台率是另一家的 4 倍。长期下来,前一家的餐厅规模将远远超过后面一家,因为等于有后者 4 倍的收入可以拿来再投资。同样的,若特斯拉每 7 天就可以把车子换成现金,其他车厂要 30 天;代表别家用一笔资金时,特斯拉可以用 4 次。
事实上大众也开始调整全球经销商体系,强化直营,收回终端客户数据。大众并预告经销商的利润将因电动车而大幅降低,因为传统经销商最大的利润来自维修;但电动车的零件少,维修费用远低于燃油车。
大众能否摆平经销商的抗议?能否缩短库存日?还要再观察。如前面所提,转向电动车、软件车不只需要推出新产品,还需要新的企业结构。
4.自驾车
最后一个问题是自驾车:自驾车是特斯拉终极的竞争优势吗?
现在特斯拉处于自驾车的领先集团。根据马斯克的说法,特斯拉已发布了用于高速(如高速公路)与低速状态(停车场)的自驾系统,只缺用于一般市区的自驾系统。当这部分完成,就能推出共享自驾出租车(robotaxi)平台,让车子摇身一变,成为顾客的生财工具。
但这也是马斯克最没有信用的地方。谁知道特斯拉何时能实现完全自驾车,以及政府何时会批准?
更重要的是竞争:就算特斯拉率先成功,难道其他车厂就无法获得自驾技术吗?更可能的状况是其他车厂将跟第三方厂商采购自驾车技术,如高通、Waymo 等。因此自驾车仍然不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不过,这不代表特斯拉用力发展自驾车技术是浪费时间。正好相反,自驾车对传统车厂将是更大的噩耗。当车子由计算机驾驶,传统车厂擅长的层面,如外型设计、操控感、加速感等,都将不再重要。汽车会更像手机,比赛的是谁能提供更好的搭乘娱乐体验。自有车的习惯将崩解。大部分人只会在需要时租车,把车辆交由车队统一管理——让车子 24 小时在路上跑。
换言之,特斯拉当然要担心大众,但至少特斯拉有短至中期的局部领先。大众要担心的更多。如果电动车普及,大众将必须改变产品开发策略、企业组织以及文化。如果自驾车普及,则大众的两大核心(操作系统与自驾系统)都将掌握在其他企业手中。顾客则由消费者(B2C)转为企业(B2B)——到时企业客户会在乎保时捷的“经典外型”与“绝美工艺”,还是选择拥有同样软件系统,但价格更低、良率更高的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