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制冷剂是制冷设备循环的工作介质,据有关数据指出,有高达50%的制冷系统调整都是不正确的。很多制冷系统因制冷剂充注太多或者太少,导致制冷系统制冷效果不好,运行效率并不高等故障。比如:高压保护、低压保护、压缩机液击、制冷爆管、制冷效果不好.......那么常见的充注制冷剂的方式有哪些?如何正确的充注制冷剂?
常见制冷剂充注方法与不足:
1、手触摸吸、排气管感知铜管的冷热;
2、观察视液镜里的气泡;
3、测量高低压力;
4、测量压缩机电流;
5、计算过热度;
6、观察吸气管上的结露情况;
7、称重量冲注。
1、触摸吸气管、排气管感知铜管的冷热:
解析:
每个人对冷热的感觉不同,如果你的手长有老茧,那么你感知的温度要比实际的要高些。通常人体对高于37℃感觉是烫的,对低于 37℃感觉是凉的。皮肤感知的温度极限为49℃,所以你的手感知的液管温度不一定是真实的温度。
2、观察视液镜里的气泡:
解析:
有气泡表示缺少冷媒,但液管的压力损失也能引起气泡。如果液管的压力损失很大,液体冷媒会闪发为气体,闪发气体在流过膨胀阀时会减少制冷剂的流量也会侵蚀膨胀阀。如果系统的过冷度很小,压力损失很容易产生在视液镜中看到的气泡。
此时继续加注冷媒来消除气泡,你会发现高压上升并引起跳机。显然这种方法不能正确判断系统的制冷剂冲注量。
3、测量高低压压力:
解析:
在制冷系统的维修维护过程中,传统的双压表使用很普遍,这种双压表存在一定的误差。很多双压表使用一段时间就要校准指针,如不然表盘读数读不准,并且经常出现指针摆动。
测压后查找饱和温度要花费一定时间,而实时饱和温度不可能完全精准,最终也会出现过热/过冷度值出现误差,这种方法只能看到系统过去一段时间的状态,而不是实时运行的情况。但制冷剂充注量和过热/过冷度是系统运行的关键参数。
(传统压力表的使用与读值复杂,之前我们还发过一篇专门的文章讲解,网址:)
4、测量压缩机电流:
解析:
这种方法用的比较多,但是要注意,在不同的情况下测试的电流也不同,例如电流受主电源电压值的影响、电压值的偏差引起电流的偏差、冷媒充注过多引起的电流变化等情况。
5、吸气管上的结露情况:
解析:
如果蒸发器风量正常,发现冷媒根据负荷变化流过蒸发器,阻止霜管的形成。如果负荷减少,液体冷媒会流经蒸发器,进入吸气管时,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在铜管上。如有足够的液体冷媒,露管会发生。
但在热力膨胀阀系统时,露管的产生不表示冷媒的冲注量过多,原因在于膨胀阀会自动调节温度。可见观察吸气管结霜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并不科学。
7、称重量冲注:
解析:
称重充注法需要制造商在铭牌上指明了充注量,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有很多制冷设备都有自行组装,没有标注充注量,而且在多联机上充注冷媒时,需要计算冷媒充注量,这种方式计算过于繁琐,如下图计算公式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环境温度不一样,充注制冷剂绝对不允许以运行电流、压力、温度来判定冷媒的追加量。因为根据温度、配管长度的不同,电流、压力是会随时变化的。
可见以上方法都有弊端,那么如何合理的添加制冷剂?如何让充注制冷剂一目了然?如何让充注制冷剂更加智能化?
据悉,近几年市场上开始流行电子数显压力表,此类电子数显冷媒压力表,就能很好的解决冷媒充注量不准确等问题。
以德图公司电子数显冷媒表为例,通过计算过热度/过冷度情况判断制冷剂最佳充注量,当过热度达到目标值后,即可停止充注制冷剂。
在使用德图电子数显压力表之前,要确认盘管处于清洁状态,因为盘管担负着将冷/热量传递给通过风机盘管的空气的重要使命。为了保证高效率传热,要求盘管的表面尽量保持清洁,翅片、空气过滤网、滴水盘、盘管、风机等正常工作。
根据节流方式不同(热力膨胀阀与毛细管),德图电子数显压力表因对充注方式有所改变。
电子膨胀阀与热力膨胀阀充注判断:
毛细管系统充注判断流程:
输入室外干球温度、回风湿球温度,使用德图制冷APP自动计算最佳过热度。
当过热度接近显示数字,即可停止充注制冷剂。无需手动计算,无需自行查表,无需额外估算。
如今,越来越多的制冷从业人员使用德图电子数显表替代传统机械产品。正确的使用制冷剂充注工具,掌握合理的充注量方法,即可充注适当的制冷剂,增加制冷系统EER(能效比),提高制冷设备寿命。
德图仪器电话:400-882-7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