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不少飞度车主保养都开始换红桶机油了,这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万点暴击伤害,毕竟我的那台日系车换机油还停留在0w-20时代,一台10万以内的本田小车都敢换0w-7.5如此稀薄的机油,在我的印象中我能接受最稀的机油就是0w-20机油,再往下的机油不了解,因为我怕我的那台日系车受不了。
偶然间跟一个本田车主聊天,他跟我说飞度准备保养了,这次买了红桶机油想要试试效果,此前并不了解本田红桶机油是什么玩意,他告诉我这是本田推荐的“超能机油”,这种机油粘度如水一般,可以减小发动机运行阻力,让动力输出更为直接。
你我都知道,越稀的机油成膜效果将会越差,这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油膜很容易“被剪断”,使得发动机内部结构直接摩擦,增加摩擦机会降低发动机寿命,机油的作用是什么?一方面是降温,另一方面是润滑,油膜提前被剪断就起不到润滑效果。
所以更多的车企最多只敢尝试0w-20的机油,不少企业则推荐更加粘稠的30机油。但本田不这样,目前装机的机油都已经达到了0w-20,推荐机油中甚至还敢推荐0w-7.5的机油,更稀的机油虽然可以提升发动机效能,常理来说必定会降低寿命。
本田不知道吗?为啥还敢这么玩?
生产精度有多高,发动机机油就可以有多稀释,理想情况下发动机内部各个工作部件没有摩擦力,加特制的防冻液都没问题,没有摩擦力就不会对发动机结构件造成损伤,但理论总归是理论摩擦不可能消失。
每台发动机内部都有不可避免的摩擦,但这个摩擦系数每个车企控制的标准不一样,加工工艺高、设计巧妙的发动机内部摩擦系数无疑可以更低,这也使得一些发动机天生可以用更稀的机油,而有的发动机加入更稀的机油会烧机油。
以活塞与气缸壁间隙为例,本田这个数据可以做的更小,不少车企做不来这么高的精密性,所以也就无法向本田一样敢用如此稀的机油。
当然加工工艺只是一方面,设计也比较重要,以凸轮轴为例,作为发动机内部对强度、精度、弧面度要求最高的部件,更高工艺以及更高设计表现的凸轮轴更能适应更稀的机油,理想状态下镜面摩擦甚至不需要机油,实际生产之后本田的相关凸轮轴的确要比竞品更精细,用更稀的机油也就无所谓。
当然更稀的机油意味着更短的保养周期,而且对发动机本来也不是一件好事儿,尤其是高转速之下更稀的机油无法更好的保护发动机,所以本田针对这种情况还推出了0w-16机油,对性能做出让步,也为可靠性做出妥协。
敢用这种机油的企业,一定是对自己实力有信心的企业,一方面对自己的加工制造有信心,另一方面对自己的设计能力敢肯定,此前媒体拆解本田VTEC相关发动机,10万公里几乎无磨损,足以看出来其高精度之下的稳定性有多强。
当然不仅仅是本田汽车发动机,印象中天虹本田的发动机即便怎么造也不会让人操心,后改装市场只要看到一台废弃的天虹本田,拆下发动机再次组装又是一台神车,本田的发动机你不得不服。
当然本田红桶机油真的不是每一台车可以挑战的,丰田尚且可以挑战本田红桶,别克、大众、PSA以及国产车,还是不要挑战本田红桶0w-7.5了,真的对发动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