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揭开了插头混动的新篇章,与上一代相比,具有多齿轮变速器的插头混动车相比,电池低功率不再害怕,利用更智能的管理系统,确保电池电力不会全部耗尽,功率更高的电机驱动车辆看起来也容易得多,大部分时间实现了电动车流畅安静的驾驶感觉。
在刀片电池产能逐渐提升的前提下,比亚迪终于将DM-i超级混动运用到了旗舰车型汉上,推出了121KM和242KM两种版本,后者除了电池能量提升了一倍,也采用了更高功率的160kW电机,而最强动力的DM-p版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加了200kW的后桥电机,实现了零百加速3.7秒的成绩。当然,对于大部分预算在20万出头的用户,121KM其实是非常合适的,近期我们对汉DM-i 121KM尊享型进行了试驾,一起来感受下。外型设计——整体变得更加圆润有亲和力 更符合国人的审美
之前的汉DM采用更宽更扁的格栅,六边形的转角非常锐利,显得更有冲击力。而汉DM-i似乎有意营造出更加亲和的形象,格栅的宽度减小、高度增加,尤其是转角修饰地更加圆滑,看起来就友好多了。这台车是极光蓝车身,其余还提供时光灰、雪域白、玄空黑、赤帝红。
虽然都是“Dragon Face”前脸,DM-i版的前机舱盖下压并没有EV版那么明显,车头的垂直高度更充分些。顶部的龙须延伸到头灯上沿,中央是立体的篆体“汉”字。六边形格栅外侧还有一层亮黑色的边框,中央点阵格栅拉得更开阔,采用下大上小的布局,营造出向远处延伸的视觉效果。毫米比雷达位于牌照框下方,还有立体的底唇。
头灯造型并没有EV版那样细长,弯折的线条显得铿锵有力,内部采用三个独立灯芯,标配了矩阵式LED光源、自动点亮和自适应远近光切换。由于格栅宽度缩小,两侧通风道造型加大不少,增加了两道立体的风刀营造出龙爪的感觉,侧边的通风槽面积也很大。
侧面来看,车身显得修长、车顶线条非常顺滑,带出些溜背的效果。前后悬垂基本等长,整体比例非常协调。前翼子板处的银色饰条、尾窗的爪痕造型、隐藏弹出式门把手等特点都没有变化。门把手上的汉字改为了白色,更加显眼。黑色侧裙增加了空气动力学造型,对于侧面气流的引导效果会更好。
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975/1910/1495mm,轴距为2920mm。与日系混动竞品相比,汉DM-i以中大型车尺寸实现全方位超越。
外后视镜采用扁平造型降低风阻,银色托架显得颇有档次。设有LED侧转灯和侧置摄像头,标配360°全景影像功能,还具备电动调节、折叠、记忆、加热、倒车自动下翻和锁车自动折叠功能,比较完善。
全系标配245/45 R19规格的轮胎,19英寸细而密集的双色条幅轮圈看起来很有性能范儿,匹配马牌MC6系列产品,抓地力足够,兼顾一定的静音性。
尾部变化也很明显,将龙爪式尾灯改为中国结元素,造型也更加圆滑,比之前看起来确实顺眼很多。保险杠两侧增加出风口造型,与车头呼应,底护板加入了密集扩散器造型来优化气动效果,中置雾灯也是当下流行的做法。
车厢布局——Nappa真皮 碳纤维面板 丹拿音响 豪华感直逼德系豪车
车厢布局依然是熟悉的样式,12.3英寸全液晶仪表和15.6英寸可旋转中控屏都得到保留,车机已经进化至Di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5G版,UI风格和上网速度均有所优化。车厢提供金麟橙和麒麟棕两套主题风格,运用了多种材质和缝制工艺来营造豪华氛围感,加上古塔风格出风口和Dynaudio丹拿音响加持,豪华感方面直逼德系豪车。
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采用了真皮包裹,双色皮面加上底部亮黑色饰板,看起来颇上档次,尺寸也很合适,触感舒适。只是左右横幅上的按键感觉有些塑料感,按键的回馈感也一般。左侧用来控制L2级驾驶辅助系统,这也是标配。
标配12.3英寸全液晶仪表,UI风格简洁明了,支持导航全屏显示。
15.6英寸可自适应旋转中控屏也是标配,车机搭载了最新的Di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不仅优化了UI界面,还采用5G上网,触控流畅度和上网速度都变得更快,内部集成的在线应用也更加丰富。车辆诸多硬件都可以通过屏幕调节和控制,电子电气化程度更高。
挡杆台采用碳纤维饰板,颇有高档的感觉。只是中置的亮面电子挡杆和较多的实体按键占据不少空间,而这些控制键其实大部分都可以集成到屏幕中。前方滑盖下内置两个水杯架、手机储物板和两个USB接口,手机为纵向放置,但拿取时略显不便。后方扶手台还有开放式手机位,带无线充电功能,这样扶手箱的开口就缩小了,容积一般。
前排座椅采用Nappa真皮包裹,橙色皮面增加菱形缝线提升奢华感,也提供更好的摩擦力。填充物饱满,坐垫承托性充足,靠背有良好的侧翼支撑,乘坐感受达到了豪华水准。功能上,主驾驶座椅支持前后、靠背、高低(4向)和腰部(4向)电动调节和2组记忆。副驾驶座椅少了记忆功能,高低减少为2向调节,还有后排可调节按钮。前排座椅都配备了加热、通风功能。
后排座椅材质和图案都与前排一致,坐垫长度充分,后倾幅度较大,可以利用充裕的纵向空间去弥补垂直高度的不足。乘坐时重心靠后,形成后躺的坐姿,填充物厚实,舒适性也不错。坐垫的承托性较高,靠背也有一定的侧向支撑。空间方面,侃哥身高172cm,腿部空间三拳多,头顶空间仅为一拳,横向空间充裕,地板的平整度也不错。配置了地台式出风口,支持两边独立调节,有可翻折扶手带隐藏式水杯架和储物格。
尾厢容积暂并未公布,拥有足够的纵深和宽度,高度受车顶下压影响并不充足,目测容纳两个大号行李箱。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无法对空间拓展,尾厢与车厢之间设有取物通道。地板下方还有一层空间,放置了一大块泡沫,提供补胎液和充气泵,没有备胎。
试驾与体验——加速一般但油耗够低 底盘质感高
汉DM-i 121KM全部都是采用混动专用的1.5T发动机和EHS145的电机系统,电池能量都是18.3kWh,NEDC的纯电续航里程为121公里。其中,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只有102kW,最大扭矩为231Nm,因为发动机仅在高速巡航较低负荷时直驱,因此无需大功率和大扭矩,本身的热效率就很高。而EHS145系统的是双电机组合,驱动电机的最大功率是145kW,最大扭矩316Nm,这些数字看起来都不算小,但因为这台车本身质量不轻,都在两吨之上,因此电机推动也不显得非常轻松。
柔和方式驾驶,起步阶段电机推动车身倒不显吃力,这时候就是电动车,静谧度和平顺性都非常高,加上整车的隔音做得也很好,很有高档车的味道。此时我们对动力的期许并不高,倒感觉车辆很容易就跑到80km/h的中等车速。但当我们对动力有所期望时,比如直接来个地板油,电机瞬间会释出峰值扭矩,但加速也不算快,而发动机大约在1秒后才会强制启动,为电机再添一把劲,即便如此也不会有明显的推背感,反而会略感失望。这台车显然是以经济性为主要诉求,动力性表现非常一般,官方公布的零百加速是7.9秒,但我们估计实际会在8秒以上。
那么它的经济性到底如何呢?我们拿到车的时候电量剩余里程是48公里,油量里程是663公里。我们将电量值设定到了较高的70%,系统会增加发动机的工作时间。一天试车,一共跑了53公里,途经市区、快速和高速,整体上以快速为主,大约有2公里左右的拥堵,获得的近50公里平均能耗是5.3L/100km。这个过程中电量最多的时候,电量剩余里程已经增加到了65公里,不过因为我们试车做了几次暴力驾驶,电量消耗也很快,最后电量剩余里程为41公里。总体来说,它的能耗确实不高,经济性是有保证的。
底盘采用前麦弗逊独立式+后多连杆独立式的悬挂组合,在通过路面较大的坑洼时,传递的冲击感很厚实,能感觉各部分连接的衬套吸振效果很好,同时悬挂的弹跳行程也不算长,避振器的工作效率很高,基本上一次压缩或拉伸就结束了,不会出现余振,很有高级感。不过,如果路面的平整度不高,比如碎石较多时,路感的传递也会很丰富,底盘对于这种低振幅高频率的振动似乎吸收很少,可能是有意的保持一定的路感,也有可能是轮胎气压偏高。过弯时,悬挂的侧向支撑性倒比较充足,车身回正的能力比较高。
这台车整体操控以舒适性为主,方向盘的分量并不沉,低速时转动几乎不费力气,高速时会略微沉稳些。整车的NVH是以高标准去做的,发动机介入时能感觉到,但只是有小幅度振动,基本没有噪音,只有在地板油状态下转速较高时噪音较为明显。风噪的隔绝也很不错,在120km/h高速时也仅能听到轻微风声,相比之下轮胎的噪音会略大些,大约80km/h时就很清楚了,车速再快些略有些扰人。
侃哥点评:
汉DM-i上市一个多月来,订单量不错。我们认为它切中了用户对于低油耗的需求,再加上较大的后排空间和很有豪华感的内饰,可以说把经济性和豪华感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而这正是很多紧凑级轿车用户在升级时最想要的。当然,这台车在动力性上似乎没有追求,把强动力只留给了汉DM-p,后者的动力又有些过剩。如果能出一台零百加速在6秒左右的DM-i车型会不会更受欢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