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绝对可以算是电视剧中的一个异类,作为一部饱含着老北京味道的家庭生活剧,既没有以男女间的感情纠葛分分合合作为看点,也没有京味电视剧中那些古董、中药什么的惯用题材,更别提那些狗血的家庭伦理、婆媳矛盾。
估计很多年轻人根本就没听过这部电视剧了,改编自刘恒同名小说,1998年播出,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平淡无奇、家长里短的胡同大杂院里的故事,却让不少观众在若干年后,提起这部剧,还是要竖一个大拇指。笔者干脆完完整整看了四遍,好多台词都会背了。要问该剧的魅力何在,且听我跟您细细道来。
最真实的生活,最真实的人,割舍不断的感情纽带
喜欢看这部剧,因为它从里到外透着一股真实。哪怕你没有生长在那个年代,哪怕你从没有住过北京的胡同,你也能被他们的喜怒哀乐感染,仿佛身临其境。这是演员的功力,更是剧本的魅力。他们好似并不是在演戏,而是真真在这胡同里住了多少年,演绎着家里家外的那些是是非非。
徐秀林老师饰演的母亲,就是我印象里最善良、最朴素的中国母亲形象。年纪轻轻丈夫就被厂里的锅炉爆炸夺走了生命,拉扯五个子女长大的她,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院里的刘大爷,年轻时的教导主任刘道林曾经向她表达爱意,可她为了五个子女却拒绝了,不想给别人添负担,也不想被邻居嚼舌头根子。这是一个传统女子对家庭的坚守。
她是一个眼明心亮、活得通透的老人,敲打不成器的儿子,安慰有感情困扰的女儿,全力支持考上大学的小儿子坚持读书求学。她是我见过的少有与儿媳妇相处默契的婆婆,这是一个老人的生活智慧。
可惜这样一个老人却得了老年痴呆症,她开始忘事,后来渐渐忘了人,可她忘记了回家的路,却能摸索着找到那个带走他丈夫的已废弃的锅炉厂。
她把大民的儿子小树当成大民,摸着他的脸,念叨着“大民,你都12了。厂里的锅炉爆炸了,你爸爸让开水烫死了。你跟着妈,看看爸爸去。弟弟妹妹小,不让他们去了啊。记着,别哭!……妈站不住了,你扶着妈。大民,往后,妈走到哪儿,你跟到哪儿,你给妈当拐棍儿使。”
这是老人心底永远埋着的伤痛,平日里绝不显露出来。只有当她慢慢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记忆,才会把压抑太久的情绪释放出来,真实、却带着无尽的伤痛。
这剧里没有单纯的好人、坏人,有的是一个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在俗世中挣扎着努力活着的人。看着他们的境遇,你会觉得,有什么是挺不过去的,不过是咬咬牙,再呲牙乐一乐。
梁冠华饰演的张大民,作为家中的长子,保温瓶厂的工人,没什么出息也没什么大能耐的他,有的就是对家人的关爱和永不磨灭的对生活的热情。看着他胖乎乎憨厚又精明的样子,就会觉得心里是暖暖的。
对妈妈孝顺,老人走丢了,他急得哑了嗓子,有点儿消息就抱着一包钱要去酬谢别人;
对妻子爱护,每日骑车接送怀孕的媳妇儿,为了多挣点儿钱能让妻子畅快吃一回鸡腿儿,自请调到喷漆车间;
对弟妹关心,哪怕和二妹张大雨天天摩擦不断,但妹妹因为生不出孩子被老公家暴,还是这个当哥哥的挺身而出,教育妹夫,还他们和美的生活;
窝囊的弟弟大军的媳妇出轨了古三儿,还是大民去找古三儿理论,甭管对方是什么混不吝的人,也浑不怕。
如果只有大民一个人出彩,那这部剧不可能被称为经典。生活在大杂院里的普通人,充满了温情和打打闹闹、磕牙拌嘴的市井生活,每个人都是那么鲜活生动,绝不脸谱化。
张大民的妻子李云芳,朱媛媛饰演的经典媳妇儿角色。她是张大民的绝配,体谅他的辛苦,也从不抱怨他的贫穷。云芳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女性最宝贵的品质,善良、温柔、持家,永远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她是温和的,看似少言寡语,却总能在关键时刻给这个家带来一种安定。
在肉食厂上班,终日与猪肠子打交道的大雨,性格暴躁,一点就着,相貌平平的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也有她少女旖旎的心事,把两个大鸡腿都夹到爱人饭盒里的她,却惨遭背叛和抛弃。总嫉妒、看不惯嫂子李云芳的她,在大哥受到古三威胁的时候却是冲在最前面的。她是这个家里的爆竹,得理不饶人,却也是干活最多、最有奉献精神的。
活得最窝囊,总爱占小便宜的三弟大军,却找了一个看似妖妖娆娆不好相处的老婆毛莎莎。他们似乎体现了那个变革年代不安分的年轻人骚动的心。闲来无事就整日搓麻赌博,个体经济初现峥嵘,就迫不及待一脑门子扎了进去,开服装店、鞋店,却是赔得一塌糊涂,四处借账。
家中最命途多舛的四妹大雪,拥有最善良的水晶心。她理解体谅家中的每一个人,甚至因为别人的痛苦而难过。弟弟来信要钱买书,她主动提议把钱都一个人出了,“就当是老五替我上大学了”,姐姐的心事永远只向她这个妹妹倾吐。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知心爱人赵炳文,可惜却在执行公务时牺牲,她作为没过门的媳妇,却把照顾炳文父母的责任,也揽到了自己身上。总想着怎么照顾别人、心思太重的大雪,最终得了白血病,年纪轻轻就离开了。那种悲凉和痛楚,环绕在这个家的上方,令人止不住流泪。
张大民的“贫”,是穷困生活中的一抹亮色,是化解焦虑沮丧的一剂良药
张大民的贫嘴,可谓是这部剧的最大看点。观剧时的一多半笑声,都是为他的贫嘴而起。看得多了,你就慢慢品出来了,张大民的“贫”,可不是耍耍嘴皮子那么简单,那是一种经过生活锤打和磨练后的大智若愚,是一个心态极好的男人对待所有困难险阻的嗤之以鼻。
张大民靠贫嘴,换来了他未来老婆的一片真心。想当年李云芳作为胡同大院里的一枝花,用张大雨的话来说,“眼皮子都不夹我哥一下”,遭爱人抛弃,披着被子面在家里不吃不喝的李云芳,谁都拿她没辙了,只能来找张大民。
看看张大民是怎么劝的,他用激将法,声明李云芳再不吃不喝也评不上烈士。
接着又算了好大一笔账,证明天天不吃饭省下的钱也不够买一个骨灰盒,最后干脆要拉着李云芳一起偷地雷去。
好畅快淋漓的一段话,从没见人这么劝失恋的,先是强力刺激,再是插科打诨,完全分散了云芳对失恋这一痛苦的注意力,转为把满腔的怨愤都发泄在他身上了,发泄完了,人也就敞亮了。
张大民靠贫嘴,挽救了妹妹大雨即将崩溃的婚姻。大雨和李木勺结婚后一直没有孩子,两夫妻打架。听听张大民是怎么教育妹夫的:
往后别打老婆,手痒痒了给自己几个大嘴巴,舍不得打嘴巴就扇自己的屁股蛋子,又解了自己的气,还过了打人的瘾,也没什么后遗症,多好!实在憋不住,你拿脑袋撞电线杆子,你跳到水库里喝一肚子水,你哪怕拎根棍子跳到猪圈里揍老母猪一顿,把它揍残废喽……你也别打老婆!老婆是谁呀?陪你干活儿,给你做饭,帮你出主意,甜的留给你吃,苦的留给自己吃,剩一口饭了也给你多半口,她吃小半口,老婆容易吗?白天忙够了,晚上还陪你乐呵。你乐呵够了,爬起来就打老婆,你算什么东西?你还是个人么你?
李木勺同志听了,也不能不感慨大民哥是个好嘴,道理明,道理通。这是张大民的生活智慧,是他别具一格的人生哲学。
张大民的贫嘴,有时候还有点讽刺意味,发人深思。家里唯一上了大学的张大国回家了,回来到政府里当公务员。他调侃弟弟“你不是想去新疆种苜蓿种向日葵么?怎么一脑袋扎到水泥大楼里去了,不嫌憋得慌了?” 大国说别人认为他适合走仕途。母亲问大民“仕途”是什么意思?
张大民说,“您肯定看见过。场子中间戳一根杆儿,一敲锣,一群猴儿抢着往上爬,中间那根杆儿就叫仕途。”把官场那些事儿说得再没有那么形象了。
张大民的贫嘴也不总是那么有价值的,但那就是他与生活相处的方式,博您一乐,自己也一乐,就过去了。他就是一个活得那么豁亮、真实,却不藏着掖着的人,因为接地气,所以才那么招人喜爱。
电视剧第一集,就演他被相亲的女孩子甩了,人家说是因为他胖,张大民一听就不乐意了,“我胖了仨月了,她今天才发现啊”,被甩没面子,他就略带刻薄地用“舌头底下藏着条下水道”埋汰对方。
跟邻居因为在过道旁边盖小房的事情吵架,埋汰古三儿的妈妈,说人家腰围四尺四,结果脑袋上挨了一砖头。
厂里选他当技术标兵,让他在大会上发言,写好的稿子他念了两句就搁下了,开始满嘴跑火车,东拉西扯,引得全场哈哈大笑,气得他师傅说,“全毁在你这张臭烘烘的大贫嘴上了。”
大民用这张贫嘴给云芳的父母不知道劝过几次架,也用这贫嘴呲嗒过大雨好多次,为给自己的媳妇儿“报仇”。遇到不顺心的事儿他要贫几句,遇到高兴的事儿更要贫几句。
“贫”是张大民性格的底色,也是这个家欢笑的源泉。在充满苦难和麻烦的生活中,他学会了如何用调侃的方式与麻烦相处,活得虽辛酸,却是泪中带笑,别有一番滋味。
张大民生活中的“幸福”,源自那股困境中不断向上的生命力
我常常会想,如果张大民换成了李大民、王大民,这剧还能叫幸福生活吗?恐怕得改名叫愁云惨雾的生活、苦哈哈的生活了。想到前一段时间热播的《我是余欢水》,余欢水把好端端的日子过成了一团糟,不仅不思进取,还要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看看张大民,一家6口人挤在统共17平米不到的屋子里。再娶了李云芳过门,那就要住7口人,其中还有一对是新婚夫妻,需要有点儿自己的独立空间。我都替他愁得慌。
可你看张大民,他自有苦中作乐的本事和办法。把老母亲和四个弟弟妹妹聚在一起,先是耍着贫嘴做思想工作,
本来说好再过三个月结婚,可是我等不及了。水不是一下子烧开的,不小心一下子烧开了,也只好灌暖壶了。把开水灌到暖壶里,盖上盖儿就踏实了,沏茶还是洗脚,就随你的便了。明白吗?
先定出一个总原则,“少花钱多办事,做到增加一个李云芳,不增加一件新家具。”听起来真有点辛酸,但这就是生活,没有条件怎么办,只能尽可能创造条件喽。
家具一通腾挪转移,四个木头箱子拼成一张床给妈睡,大民心里也不忍心,一定要给妈在上面铺一张席梦思。所有都安排妥当了,发现电视机没地方搁了,怎么办?最后用四条螺栓、四根铁丝把电视机挂在了外屋的房梁上。
当时看这一段真是既心酸又好笑,这就是咱们劳动人民的智慧吧,哪怕再憋屈,也绝不抱怨,一定要把每个人都安置妥当了。想想后来大军结婚,家里又来了一口子,真亏得张大民是如何开动他的脑筋,又一次实现了家中所有人丁的收纳。
大民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没钱,没权势,但他想尽所有办法,给家里人尽可能提供更好的生活。
云芳怀孕了,眼看家里又要再添一口,大民打起了过道旁边的主意,想盖一间小房。可刘大爷兜头给他泼了一瓢凉水,“你想砍树?那可是违法的。”怎么办?张大民在街上溜达得到了灵感,不让砍树,那我们就和大树一起生活,把树盖在房子里,照样给它浇水。后来大民的孩子就取名叫“张树”。
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暗含着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哪怕再苦再难,我们也要活得有滋有味。
张大民说他人生有两大乐事,一是看母亲吃冰,二是看媳妇吃鸡腿。母亲吃冰说明身体没毛病,能供得起媳妇儿吃鸡腿,看着她乐,他心里就满足。没什么宏图大愿,就是老百姓最朴实也最真切的愿望,直击我们的心窝子。
还记得电视剧最后一集的末尾,张大民一家三口子坐在高高的房顶上,儿子问爸爸,活着没意思怎么办,大民答:
没意思,也得活着。别找死!有人枪毙你,没辙了,你再死,死就死了。没人枪毙你,你就活着,好好活着。
这就是大民的幸福人生哲学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对这部剧百看不厌的原因。张大民不是动辄可以给你包下整片鱼塘的霸气总裁,也不是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无上君王,他甚至都不是一个为了爱情要死要活的痴情男人。
他就像我们身边最普通的邻居和朋友,在一毛一分的算计中勉强维持着生活的运转,却永远怀揣对生活最美好的憧憬与想象。他用贫嘴化解危机,也用贫嘴戏谑人生,哪怕生活再难过,也绝不趴下,凭着一股韧劲,一直向前。
生活不就该如此吗,难受也得活着,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