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楼梦》中,贾府的最大靠山元妃贾元春的戏份并不太多,第一次出场是元宵节省亲,声势浩大,风光无比。中间间接出场十二次,最后离世时,却只是草草几笔带过,甚至连死因都没有交代清楚。但是她的地位很重要,元春死了,贾府最大的靠山就倒了,从此地位一落千丈,不出数年就“家破人散各奔腾”了。
《红楼梦》第九十五回“因讹成实元妃薨逝,以假混真宝玉疯癫”写道:“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每日起居劳乏,时发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宫,偶沾寒气,勾起旧病”,祖母贾太君和母亲王夫人入宫探病,“见元妃痰塞口涎,不能言语,见了贾母,只有悲泣之状,却无眼泪”,很快就去世了,“存年四十三岁”。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说宝玉在太虚幻境看了“金陵十二副册”之后,又拿其正册,第二首诗就是元春的判词,诗云:
二十年来辨是非,
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
虎兔相逢大梦归。
判词是曹雪芹写的,估计续写者高鹗很难判断出在曹雪芹的原著里元春到底是怎样死的,所以只能凭这首判词来设计元春的结局。
可是高鹗的设计考虑不是很周全,有着很大的漏洞。
首先就是元春在世的年龄不对。高鹗说元春存年四十三岁,实际上元春根本就没有活这么久。
《红楼梦》第二回写冷子兴对贾雨村介绍道:
这政老爹的夫人王氏,头胎生的公子,名唤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不想隔了十几年,又生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生了三个孩子,长子贾珠,二女儿元春,小儿子宝玉。小儿子宝玉出生的时候,长子贾珠已经病死了,二女儿元春这时候十一岁到十九岁之间。
黛玉六岁进府,《红楼梦》第二回说林如海想请人给黛玉当老师。
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
看看又是一载有余,不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而亡。
贾雨村做了一年黛玉的老师,黛玉的妈妈贾敏就去世了,不久之后黛玉就进了贾府。
宝玉和一众姐妹是在那一年的正月二十二日搬进大观园,前一天是宝钗十五岁的生日。
进园第二年黛玉旧病复发,宝钗前来探病,黛玉说“我今年十五岁”,说明黛玉比宝钗小一岁。
第三回黛玉刚进府的时候说宝玉“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说明宝玉和宝钗同年,比黛玉大一岁,这时候元春进宫至少已经十年了,这时候的年纪应该是27—35之间(宝玉的年纪16岁加11-19岁)。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贾政送贾母的灵柩去金陵之后回京城,看见宝玉和癞僧和跛道人三人飘然远去的时候叹道:“岂知宝玉是下凡历劫的,竟然哄了老太太19年。”说明宝玉是19岁出家的,这时候如果元春没有去世,应该是30岁到39岁。
黛玉在宝玉出家前一年去世,那年17岁,元春又比黛玉先去世一年,那一年宝玉17岁,元春大宝玉11到19岁,死的时候应该在28岁到37岁,和95回里写的43岁相差6岁以上。
其二,对于“虎兔相逢大梦归”的“虎兔之年”解释,历来争议很大。
第95回说:“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意思是说,元春去世那一年是甲寅年虎年,但是这一年立春早,腊月二十九日就立春了,阴历年是从立春那天算起的,所以也可以说腊月二十九日已经进入了乙卯年兔年的寅月(寅虎卯兔)。寅月就是夏历也就是我们现在农历的正月,唐杨炯《公卿以下冕服议》:"夫改正朔者,谓夏后氏建寅,殷人建丑,周人建子。"
这样的解释看起来很完美,虎年与兔年寅月之交,不正好是“虎兔之交”吗?
不过以语言大师曹雪芹的一贯作风,“虎兔之交”肯定不是字面上的所呈现的意思,这样解释“虎兔之交”有点过于肤浅了。
我们不能仅从判词推测元春的去世原因,《红楼梦》一书里暗示元春结局的地方还有很多除了判词,还有 “恨无常”曲和元春灯谜。这些材料的关系是有机统一的,可以互为参证。
其实,“虎兔”是用典。用“兔”喻后宫,典出《魏书•崔浩传》:
是时,有兔在后宫,验句门官,无从得人。太宗怪之,令崔浩推其咎征。浩以为当有郊国贡殡墙者,善应也。明年,姚兴果献女。
“虎”,梵语“弹也竭罗”(Vyaghra),比喻“无常之可畏”。佛经《智度论》十九:
无漏智慧常观一切无常,观无常故不生爱等诸结使。譬如羊近放虎,虽得好草美水而不能肥。
佛经中说世间一切之法,生灭迁流,刹那不住,叫做“无常”。“恨无常”曲中的“无常”及“晚韶华”曲“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中的“无常”,都是佛经中的词语和意义。
拿判词与“恨无常”曲一起对照,就可以解释“虎兔相逢大梦归”了,意思就是 “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无常”可畏如“虎”, “虎”就是“无常”,合起来便是“无常虎”。
元春作为贾府最大的靠山,其命运与贾府息息相关。元春在宫中得宠,贾府就有“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元春被“无常”浸没,贾府就立即衰败。
石榴花出现在元春的判词中,象征她的地位富贵势盛,即她被选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之事。“榴花开处照宫闱”,是指元春受宠势盛如盛开的榴花,在宫中红极艳极。元宵节她的谜语谜底是炮竹:“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同样是指她气焰之盛,说明元春在宫中曾经盛极一时。
其实,判词中“榴花”除了说明元春气势之盛之外也是用典,还有一层含义。曹雪芹祖父曹寅之《糠亭集》中有《榴花》诗:
触热愁惊眼,
偏多烂赐舒。
乱烟裁细叶,
新火照丛书。
未了红裙妒,
空将绿鬓疏。
风前浑艳尽,
过雨更何如?
“未了红裙妒,空将绿鬓疏。”“红裙”就是石榴裙,也代指绝代美女。白居易《和春得二十首》诗有“眉期杨柳叶,裙妒石榴花。”唐诗人万楚《五日观妓》中“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都是指石榴花虽然艳丽无双,但却容易引起妒忌。曹雪芹在这里使用了祖父曹寅诗意,是暗示宫廷中的斗争,也是由于“红裙”之妒而引起的,而元春之死,与内宫争宠有莫大关系。
随着曹雪芹原著后四十回的遗失,我们只能凭前八十回的一些蛛丝马迹来推测曹本《红楼梦》元春的年纪和死因。根据前八十回中的一些蛛丝马迹,我们可以推断出,元春应该是死于内宫倾轧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大,最后内分泌失调引起疾病,最终不治身亡,去世时的年纪应该是在28到37岁之间,不是4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