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抄沈一石是继改稻为桑、毁堤淹田、织造局买田之后的第四个博弈点。
查抄沈一石直接导致了沈一石的死亡,更重要的是,并没有查抄出钱,反而留下了一堆账册。面对这堆账册,地方上三派的打算分别如下:
杨金水(宫里):将账册送到京里。
郑、何(严党):将账册烧毁,推高翰文顶罪。
谭纶、海瑞、王用汲(裕王):一无所知
这三条线,京城里只有嘉靖收到了账册,二严及裕王一派对此事仍然一无所知。这一集的重点,便是围绕着沈一石的账册,朝堂上进行的一番博弈。而这一番博弈,主动权完全在嘉靖手里,其他两派十分的被动。
这一集的主要情节点便只有三个:
- 高翰文的去向
- 胡宗宪奏对
- 胡宗宪秘见严嵩
1.高翰文的去向
高翰文从胡宗宪军营里回到了杭州,已下定决心请罪。海瑞正在他府上,高翰文便对他说起了沈一石曾经跟他说起的账目。
▼听到高翰文说的账目里还有裕王妃的赏赐,海瑞拍案而起(真·拍案而起)。
▲海瑞这个时候初次窥到了官场贪墨的缘起。海瑞对官场贪墨的认知其实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在这个阶段,海瑞对贪墨的认知也和其他人一样,认为严嵩的锅更多一些。而此刻高翰文背出的账目,让他意识到问题的开端,其实是在内廷。但他仍然没有意识到问题根子出在了嘉靖身上,或者说,无抑制的权力。
▼高翰文见海瑞如自己预期那样激动,就跟海瑞说了自己告知他的初衷。
▲高翰文的书生气也挺可爱:我做不到,但将来有一天,你海瑞可以。高翰文信任海瑞,一则因为他是裕王一派的人,裕王继位后他的话语权会增加;二则,他是海刚峰。
▼海瑞没有接着这个话说,问高翰文什么时候请罪。
▼海瑞又问起了胡宗宪。
▲哈哈,海瑞的言下之意,就是高翰文这样的政治觉悟是想不到这样的“请罪之举”,肯定有人教。
▼高翰文明白过来,也自嘲了一番。
▲高翰文懂诗文,却不懂人情世事。后来当皇商,大概也是芸娘给他打点,不然他还真难做起来。
▼见高翰文自嘲,海瑞也推说自己不是做官的人。
▼高翰文见他这样说,便说要去找他。
▲高翰文和海瑞颇像君子之交,高翰文敬佩海瑞,海瑞对高翰文更微妙些。后面的剧情,海瑞对王用汲说过“交友无不如己者”,他认的朋友就李时珍和王用汲两人,对高翰文自然是更淡一些。
▼听高翰文如此说,海瑞倒有些笨拙地笑了笑。
▲高翰文喜欢诗文音律,海瑞是完全不感兴趣,不过“互寄遥思”对严于律己律人的刚峰也算是不错的待遇啦。海瑞倒是难得地笑了。上次去海瑞墓看了看海瑞的诗,雄健刚毅,但意趣不足,绝称不上好诗。
▼高翰文只是说要去。
▲高翰文的语气听上去竟然轻松了起来,即使是请罪,也算是暂时离开了这个漩涡。只是在这种请罪前夕,和海瑞定下了约定,看起来让人有些心酸。只是不知道原来在编剧的预想中,1587里是否会有他俩相见的剧情,彼时两人又是何等心境。
▼海瑞临走前,特意叮嘱了高翰文。
▲海瑞竟然说了和胡宗宪一样的话。
高翰文请罪后,便被锦衣卫押解进京。
▼路上先是到了一个驿站。
▲虽然是押解进京,高翰文待遇却不错。他坐的是马车,只是套了枷锁,锦衣卫显然比较照顾他,并没有与他为难。可能杨金水有打过招呼,也有可能锦衣卫内心因为追查账册那番话颇为敬重高翰文。
▼到了驿站,高翰文独自坐在一桌,给他送饭的人,竟然是芸娘。
▲荆钗布衣,她已经不是那个二十万两被买来的扬州瘦马,只是个一心照顾自己心上人的女子。她跟着高翰文走,能知道锦衣卫的路线,大约,也是杨金水帮忙安排的。
▼芸娘放下吃的就要走,却被朱七留下了。
▲朱七都这样说,杨金水嘱托过锦衣卫是无疑了。杨公公对沈一石死的遗憾,算是全寄托在芸娘身上了。
▼芸娘从善如流,便留下来喂不方便的高翰文饭食。
▲倔强的高翰文不吃~不吃~就是不吃。当然有可能高大人就是不爱吃鸡蛋┓( ´∀` )┏
2.嘉靖查账&胡宗宪奏对
▼高翰文还在路上慢慢地走,沈一石的账册却已经送到了宫里。
▼账册送到的时候虽然天已经黑了,太监们还是要连夜算账。
▲大明朝CFO由大明朝董事长嘉靖同志兼任。
▼终于,嘉靖二十一年到嘉靖四十年的账都算完了。
▼和沈一石之前写给杨、郑、何三人写的信一样,沈一石送给浙江各级官员的钱一共是一百万匹丝绸。
▲其实吧,嘉靖此时内心的OS是:这都是朕的银子!和最后由于鄢懋卿贪墨而勃然大怒一样,嘉靖之所以愤怒完全是因为触犯了他的利益。而这次严嵩能安全过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即使严党贪墨不少,但分赃比例还是能让嘉靖接受的。
▼银子被贪墨了,嘉靖当然要追。
▲胡宗宪毕竟是浙直总督,如今又扛着抗倭的事,他也是严党的人,这事和他有直接关系。嘉靖找他也有些帝王心术,他其实此时有动严嵩的心思,但他还要靠严嵩下面的人去支撑,而最重要的人就是胡宗宪,叫胡宗宪来,也是看他的态度。
胡宗宪已经等了三个时辰,没有吃饭。有小太监送饭上来,正准备吃,却被吕芳叫住了。
▲这段吃饭的情节很重要,尤其对理解胡宗宪、嘉靖、严嵩这三个人的关系上很重要。
▼见吕芳来叫,胡宗宪赶紧放下了碗筷去迎。
▲嘉靖是皇上,自然是不能等的,吕芳便劝他忍着饿先去见嘉靖。
▼胡宗宪跪在精舍外。
▲之所以要跪在精舍外,是因为精舍是嘉靖清修的地方,平常除了吕芳和一些修道的方士,只有严嵩一个人能进。
▼听到嘉靖让他进去,胡宗宪连说不敢。
▲这话就是对胡宗宪极大的认可了。他能进,你也能进。指的是精舍?是内阁?还是首辅之位?胡宗宪内心激动可知也。嘉靖的驭人之术也是厉害。
▼胡宗宪进了精舍。嘉靖的风格,当然不会直奔主题,先是夸了胡宗宪一番。
▲胡宗宪很谨慎,功劳也不会往自己身上揽。
▼说完了好话,就要开始切入正题了。
▲汝贞把骂直接认下了,说我不是这个料。
▼嘉靖当然不会让胡宗宪那么轻易的甩锅。
▼嘉靖表示,这些贪墨的事情,你胡宗宪身为长官不能不知道。
▼就着胡宗宪的话,嘉靖把话往严嵩身上带。
▲胡宗宪绕过严嵩这个话茬,只说自己也不清楚。胡宗宪必然是清楚的,但是具体多少数,他大概也不会真正去关心。
▼既然胡宗宪说不清楚,嘉靖就让他看清楚。
▼嘉靖有令,胡宗宪就站了起来,走到了御案前。
▼刚走到御案前,胡宗宪就有些支撑不住,差点倒下。吕芳赶紧
▲小说有写,胡宗宪是被嘉靖密令五天内赶到京城,本来就很疲惫。来到宫里,三个时辰也没有吃上饭。进了精舍,又跪了很久,精神也极度紧张,这时候就有点支持不住了。嘉靖用胡宗宪,是皇上对大臣,他们的关系都在公,而不在私。胡宗宪对嘉靖有敬,却并没有亲。
▼嘉靖就赏了一碗自己的莲子羹给胡宗宪。
▲吕芳是嘉靖的心腹,他明白嘉靖的意思,他对胡宗宪这样礼遇,也是领会到了嘉靖的意思。
▼来一张真·冰镇莲子羹
▲道具组的良心又再次上线了~
▼胡宗宪却是说什么都不敢的。
▲可以看到,胡宗宪对着嘉靖是谨守着君臣之礼的。
▼嘉靖一句话就化解了。
▲这句话虽然是让胡宗宪站着,却是对胡宗宪的肯定和褒奖。
▼听了这一句话,胡宗宪顿时也精神了起来。
▲这一段王庆祥老师的表演很微妙,那种本来快没力气,又打起精神的神情很到位。书里也写了吕芳此时的心理活动,他最佩服的就是嘉靖的这个驭人之术。
▼胡宗宪仔细看了账册,嘉靖倒是打起座来。
▲处理国事不忘修仙的万寿帝君~
▼看完了账册,胡宗宪跪了下来请罪。
▲胡宗宪认了个失察罪,倒也没有把所有问题都甩给他的下属。
▼嘉靖让胡宗宪看了账册,终于问出了自己要问的问题。
▲嘉靖这番话,是动了倒严的心思了,这才翻出了毁堤淹田的事情。而找胡宗宪来做这个递刀子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要逼着胡宗宪和严嵩切割。胡宗宪扛着东南,嘉靖要试探地是他的态度。不能因为倒严,影响了抗倭的大局。
▼胡宗宪想揭过“毁堤淹田”的事情,嘉靖却不容他就这么轻易地绕过去。
▲想到当初各派为了马宁远的供词斗争了那么久,可信不可信不过是嘉靖一念之间的事情。
▼见嘉靖步步紧逼,胡宗宪知道,自己不能绕过去了。
▲胡宗宪这番奏对真的是没谁了。他面对的是嘉靖帝,他要直接为严嵩开脱,嘉靖必然不信,说不定适得其反。胡宗宪只从大局着眼,试图以嘉靖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给领导汇报一定要试图从他的位置着眼,说他最关心的问题,而不是自己最想说的话。不是他胡宗宪不愿意彻查严党,而是时局不容许彻查;至于严党贪墨到底是谁在贪,嘉靖一定心里有本帐。胡宗宪句句没有在为严嵩讲好话,但又句句在为严嵩开脱。
▼顺便找了个明朝的地图画了画明朝的时局。
▲才过了半年,大明朝天灾人祸就这么一堆了,赶脚大明朝的局势不乐观啊。鞑靼犯境、饥荒、地震三连发的山西人民真是不容易....
▼胡宗宪这番奏对实实在在触动了嘉靖。
▲嘉靖已经被胡宗宪说动,明白国事缺不了严嵩,倒严的心思也差不多歇了。只是他最后,还是需要确认严嵩的忠心,这是他的底线。不过以嘉靖对严嵩的了解,他也知道严嵩大概率不会自己私下看账册。让胡宗宪去试探,也有一些挑拨之心。
▼胡宗宪当然不愿意,他不想做小人。
▲嘉靖是要确定严嵩的忠心和底线。
▼胡宗宪又找了一个好借口不去。
▲嘉靖的情报网666,大小事情都不能逃过他的眼睛。严世蕃搬出去应该就是上次“父子”训诫的时候。从这个举动来看,嘉靖还是信任严嵩的,对严世蕃的信任要弱很多,所以最后才会有“倒严”而不“倒严嵩”。
▼胡宗宪也是惊叹于嘉靖的细密,再也找不到借口不去。
▼胡宗宪出门时,吕芳还特意嘱托了一番。
▲吕芳此时也明白嘉靖已经歇下倒严的心思,以他对严嵩的了解,也知道严嵩大概率是不会看账册的,此处特意提点了胡宗宪一番。
▼吕芳送走了胡宗宪,回来继续伺候嘉靖。嘉靖问了他一句。
▲犹记得上次嘉靖问的是“胡宗宪到底是哪路神仙?”实在是汝贞每次表现都出乎了嘉靖的预料。
▼吕芳打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
▲公婆是嘉靖,丈夫是严嵩和严党一众官员,底下的儿女是任上百姓。做官譬如郑泌昌,不难,因为他的目标是清晰的,就是捞钱;做官譬如田有禄,也不难,他只要顺着上峰走;做官如胡汝贞,想面面俱到,不愧于公,不负于私,难上加难。
▼听了这个比喻,嘉靖难得地笑了。
▲嘉靖心里已经不打算换严嵩了,吕芳当然是顺着他的心思。不过说句公道话,大明朝这个大坑,也不是严嵩一个人的锅,后期换了徐阶,这大明朝还是一个德行,问题的根本就不是严嵩。
▼说完了严嵩,嘉靖又说回到了自己。
▲宫里有贪墨吗?肯定有,但比起嘉靖的花销肯定是毛毛雨,查其他人不过是舍本逐末。不过以嘉靖对数字的敏感,他大略也是知道自己花了哪些钱的,所以倒没有发作地厉害。
▼吕芳赶紧顺着他说,又劝他早点睡。
嘉靖在精舍等着胡宗宪和严嵩,胡宗宪带着账册终于见到了严嵩。
3.胡宗宪秘见严嵩
真是一段我十分喜欢的戏。前面一段,胡宗宪见嘉靖,很明显,嘉靖对胡宗宪是赏识的,此时更有拉拢的意思。嘉靖和胡宗宪的关系更多的是停留在“皇帝”和“臣子”的层面。但胡宗宪和严嵩是不一样的,他们不止有政治同盟中“上峰”和“下级”的关系,更有“老师”和“弟子”的关系,这里面有太多的私人感情因素,互相之间的利用是真的,互相之间的感情更是做不得假。正是这种复杂的关系,让胡宗宪即使看清了严党的气数将近,也绝不会去倒严,更不会如同嘉靖打算的,做那个给他递刀子的人。
▼胡宗宪到严府的时候,实际上严嵩已经睡下了,听说胡宗宪来了,匆匆穿上了衣服等他。
▼严嵩正在看的是胡宗宪的拜帖。
▲严嵩八十多岁了,视力总就不太好了,需要用眼镜来细细看。他被叫起来的时候已经知道是胡宗宪来了,但还是细细地看着拜帖,他是在猜测为何应该在抗倭前线的胡宗宪此时却出现在自己府上。话说这个拜帖是不是写错了,汝贞的title不是“浙直总督”吗。
▼严嵩还在细细看拜帖,胡宗宪已经到了门口。
▼等到真的听到胡宗宪的声音,严嵩的那些猜测都没有了,他是喜悦的。
▲听到胡宗宪声音的那一刹那,严嵩的眼睛突然亮了,喜悦之情做不得假。这里倪大红老师的演技有一个处理地非常细腻的地方,正常人听到客人拜访的声音,应该目光会非常快速的转向客人的方向,但严嵩是把目光放到了前方。一则,严嵩是个八十岁的老人,他的目力不行,眼睛转过去也不能确认是否是胡宗宪;二则,按理讲胡宗宪正在抗倭前线,此时胡宗宪真的出现了他有些不敢置信。胡宗宪此时也把帽子取下,毕竟是私人拜会,戴着官帽于礼不合。
▼胡宗宪答了一声。
▼等到肯定的答复,严嵩才把目光转向了胡宗宪。
确定是胡宗宪,严嵩把手上的眼镜和拜帖都扔到了桌上。
▼走到了胡宗宪身前,伸出了自己的手。
▲胡宗宪也往前一步,扶住了严嵩。
▼走到了胡宗宪跟前,严嵩什么都没说,先摇头打量了一番胡宗宪,明显是久未见面。
▲想起刚上大学那一年,每次回家的时候,爸妈也会先打量一下,跟我说胖了瘦了黑了白了之类。非常纯粹的长辈的关怀。
▼打量了一阵,严嵩开口对胡汝贞说了第一句话。
▲第一句话是“来了就好”,书里写了严嵩此时的心情。
各种各样的猜测和预想这是都没有了,严嵩呈现出来的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的那种真正的平静。
▼还是胡宗宪先反应了过来,扶着严嵩坐下。坐下后,严嵩也是先关心胡宗宪是否吃饭。
▲这一段是书里没有的,但这段吃饭的戏却很重要。在嘉靖宫里,三个时辰没有吃饭,等到端上了饭,却因为要回嘉靖的话什么都没有顾上吃饭。而到严嵩这里,什么正事都没有提,首先关心的就是胡宗宪现在是否吃了饭,料想胡宗宪一定是日夜兼程赶过来,很可能没有吃饭。作为胡宗宪,对严嵩和嘉靖的感情就很明显地能区分开来了。
▼两人坐下,先也是叙旧。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总觉得这段戏,是对着杜甫的《赠八处士》写的。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不知道胡宗宪此时是否想起来若干年前,自己第一次来严嵩府上的情境。他和严嵩,这样秉烛夜谈的时间,又和上次隔了多久。不过小阁老是不可能对着胡宗宪“怡然敬父执”的,哈哈哈。
▼胡宗宪借着这个话茬,说了自己三月进京被拒之门外的事情。
▲严世蕃搬出去了,严嵩又恢复了对严府的掌控,就得知了三月的事情。这番“弟子比儿子还好”的话和严嵩当时和徐阶说的倒是不差,可能也正是这句话让严嵩想起了他和徐阶借粮的那番话,要来问一问胡宗宪。
▼严嵩先还是问起了他这次进京的事。
▲胡宗宪是奉嘉靖的命令来试探严嵩,肯定不能说自己是被召过来问沈一石的事。抗倭毕竟是军国大事,连夜被叫过来,合情合理。
▼听了这个,严嵩竟然说了和嘉靖一样的话。
▲严嵩和胡宗宪说的很多话,听上去都和嘉靖的话有对应。我原来一直怀疑是不是严嵩知道胡宗宪是来试探他,才表现这么完美,但严嵩的意外之情又绝对不假。后来看了小说,明确说了严嵩并不知道,严嵩势力范围能到内阁值班房,但是万万伸不到宫里,尤其是精舍里的。是不能,也是不敢。胡宗宪的回答也是心酸,他早就心生了退意。
▼严嵩还是宽慰他。
▲只要朝廷还能用得上胡宗宪一天,严嵩的地位也是更稳固一分。
▼严嵩此时又问起了他一直关心的借粮的话题。
▲严嵩要确定的是徐阶的态度。他是严党的首脑,需要确定自己未来的政治走向。严嵩未必想和裕王一派交恶,谁都知道裕王是储君,所以徐阶的态度很重要。如果和徐阶没有缓解矛盾的可能,他也要一直斗下去。而嘉靖,是绝不会允许他们和解,但也未必希望他们恶斗内耗的。
▼胡宗宪的回答也十分的胡宗宪。
▲心疼胡宗宪。夹在恩师和好友之间,夹在皇上和首辅之间,夹在老师和老师儿子之间,夹在官员和百姓之间,简直了.....只是他这个回答,其实也是变相给了严嵩一个答案。严嵩要的不是铁证,是态度,胡宗宪的回答已经让他明确了徐阶的态度。
▼严嵩知道徐阶定然是没有让赵贞吉借粮。
▲严嵩的媳妇说又和吕芳对嘉靖的话对应上了。他对权位的态度也常常体现出了矛盾,一方面深受权力之苦,明君在位,悍臣满朝,下面的徒子徒孙也不省心;另一方面,他又深深眷恋着权力,一路上斗了太多的人,得来太不易,他放不下,时局也不容许他放下。
▼正在这时,晚饭热好端来了。
▼严嵩看到了胡宗宪带来的箱子,以为是礼物。
▲严嵩也是看人下菜碟的。胡宗宪为人他清楚,他用的是胡宗宪的才能,胡宗宪也不贪,他肯定不会要他的礼物。但后面剧情里面鄢懋卿带的东西,二十万两的戏班子,他就接了,不光接了,还做了个顺水人情,送给了徐阶。驭人之术本也是因人而异。
▼严嵩如此待他,胡宗宪如何不激动。毫无疑问,严嵩比嘉靖更了解胡宗宪。
▼严嵩说完,一时沉默。饭已经上来,严嵩就让胡宗宪先饭饭。
▲胡宗宪吃饭,严嵩还站起来,把胡宗宪旁边放在的案板移了个位置,方便胡宗宪夹菜。细致到如此,严嵩真是把胡宗宪当儿子在照顾。胡宗宪坦然受之,也是在心底里把严嵩当自己最亲近的长辈。而嘉靖当时让胡宗宪坐,他是怎么也不敢坐的,亲疏远近不同。
▼胡宗宪吃饭的当口,严嵩又开始说话了。
▲严嵩的政治大局观真是吊打各路人马,在全剧里面,他其实对自己的处境和整体局势的把握都是很准确的。但命运的无力之处,就是即使你能够预知自己所要面对的结局,还是无能为力去做出改变。
▼严嵩又提及这两口箱子,胡宗宪这才说出这两口箱子的真正内容。
▼严嵩听说是账册,先反应了一下,问抄出了多少财产。
▼待听说只有这些银子,严嵩也懵了,眼神茫然起来。
▲严嵩虽然知道下面的人捞银子,但数字真摆在他眼前,也是有些惊讶。
▼胡宗宪知道他焦急,也宽慰他。
▲国库空虚,却指着商人的钱财来支撑国事,大明朝的病也是不轻。
▼严嵩问清楚了这是沈一石的账册,又确认了下。
▲严嵩背过身子,思索了下,才醒悟过不对劲来。
▼严嵩以为胡宗宪是瞒着嘉靖,先把账册带给了他,心知胡宗宪犯了大忌。
▲若是不牵涉到织造局,把账册先带到严嵩这也不是大事。但这个事情牵涉到织造局,一定要嘉靖来定,不然对嘉靖的名声是有风险的。
▼胡宗宪又问牵涉到严世蕃怎么办。
▲严嵩内心也清楚,仅仅因为贪污受贿的事情,他不会倒;他不倒,严世蕃也是安全的。严嵩也算自己立了个flag。最后严党倒了,严世蕃死了,只留下严嵩一人。
▼任务完成,胡宗宪请辞了。
▲严嵩不肯看账册,胡宗宪内心松了口气。听了严嵩这番话,他心里更加风光霁月,不管别人怎么评说,他没有看错他的恩师。胡宗宪内心是认为很多事情,严嵩也是被严世蕃瞒了。
▼胡宗宪准备走了,严嵩还嘱托了一句。
▲严嵩这番话就是真心为胡宗宪考虑了。
▼胡宗宪听到这番话也是内心非常震动,严嵩如此对他,他心里的感激之情可知。
▼只是胡宗宪是奉命来的,他也只能顺着严嵩的话说。
▲胡宗宪知道自己是不会担罪的,这样说也是为了宽慰严嵩,不让他为难。
▼严嵩以为胡宗宪真要自己担罪,也着急上了。
▲作为一个工作了几年的人来说,领导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有事我担着”,公司越大,能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更难得。尤其是对于严嵩这个位置的人,嘉靖帝心难测,他肯为胡宗宪担一个这样的风险,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都很难得了。
▼胡宗宪听了这番话更加的震动,就再也不推辞,跪了下来,告辞。
▼看到胡宗宪跪了下来,知道他要走了,再有这样的谈话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严嵩伸出自己的手,摸了摸胡宗宪的头。
▲临了,还不忘嘱咐胡宗宪一句,走后门出去。为人师长,不过如此。
这段戏不过十分钟,却道尽了严、胡二人的师徒之情。严嵩是奸臣吗?是。但他也是父亲,是师长,是人。他对严世蕃的舐犊之情和对胡宗宪的殷殷照拂都不是假的。这也是胡宗宪怎么也不会背叛严嵩的原因,他终究做不了小人。我小时候总觉得世界黑白分明,所有的感情都需要纯粹干净。长大后却觉得自己太偏狭,世界上大多数感情都混杂着现实,即使是父母的爱,也不是完全的无私。但不能因为这些感情掺杂了其他的东西,就否定感情本身。你对兄弟姐妹嫉妒和不服是真的,但当年一起玩游戏看电视度过的欢乐是真的;你和同事间为了升职加薪较劲是真的,和他一起加班熬项目的革命友谊也是真的;你找对象考虑房子车子票子是真的,但和他相处的温暖喜悦也是真的。严嵩利用胡宗宪是真的,他对胡宗宪的赏识和照拂也是真的,绝不能因为前者就否定了后者。
▼胡宗宪离开了严府,第二天一早,严嵩就被传进了宫。
▲一般来讲,如果吕芳亲自来接严嵩,严嵩就能明白没什么大问题。
▼严嵩进了殿,一看到胡宗宪跪着,旁边还放了两口大箱子,瞬间就明白昨天是嘉靖让胡宗宪去试探他。不然不会这么快就召见自己,明显已经对箱子里的内容了若指掌。可以明显感觉,严阁老的脚步顿了一下。
▼严嵩给嘉靖行礼后,嘉靖赐了座。嘉靖便开口问他知不知道这两口箱子装的是什么。
▲即使已经知道昨晚是嘉靖让胡宗宪去试探他,严嵩仍然佯装不知,仍然按照昨天跟胡宗宪商量好的给胡宗宪遮掩。
▼嘉靖让胡宗宪去试探严嵩,既是为了试探严嵩的忠心,也存了挑拨严胡二人关系的心理。此时见严嵩仍然为胡宗宪遮掩,他的表情有那么一刹那变得嫉妒和酸楚。
▲私以为,正是因为明白了胡宗宪和严嵩之间的师徒情深,嘉靖心里知道,胡宗宪一定不会背叛严嵩。这才有了后来让胡宗宪亲戚买下沈一石财产,倒严后也没有保全胡宗宪的情节。胡宗宪,注定只能做严党,而不能成为另外一个严嵩。
好啦,这一集写完了。下集小阁老要出场啦~哇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