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放学堵他
影视圈里抗日神剧总要在热搜榜占有一席之地。雷人的剧情与浮夸的台词层出不穷。为了凸显我部神勇威武的形象,编剧们安排了敌方智商长期不在线。也难怪有人调侃,不是抗日坚持了八年,而是小鬼子坚持了八年才逃回日本,他们还真不容易。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抗日神剧里面都有哪些惊人的发明?
最近关于抗日神剧的热搜关键词要数包子雷了,其出自2012年播出的电视剧《敌后便衣队传奇》。
该剧的第一集就贡献了脑洞大开的雷人桥段。爆(包)破(子)王咬个包子,boom炸了;掰个黄瓜,boom炸了;撒一泡尿,boom炸了。
在我部缺衣少粮的大环境下,“包子王”充分发挥智慧无中生有,解决了武器物资问题。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可以吃的炸弹。
1942年,美国战略情报局(OSS)专门为缅甸的克钦族抗日游击队开发出将面粉与TNT炸药混合在一起的特种炸药。这种炸药表面看起来和普通面粉没有什么区别,而且如果在运送过程中被日本鬼子拦住,可以当场吃下去……
炸药做好后,OSS用美国最畅销的面粉品牌——“杰迈玛阿姨”为其命名,成为抗日战争历史上的一段逸闻。
但问题是,“杰迈玛阿姨”需要插入雷管才能引爆,而且吃到肚子里,会非常难受。哪有电视剧里演出的那样,香喷喷的肉包子随手一扔,“boom”就炸了;黄瓜、辣椒、西红柿随手一扔,boom就炸了;尿壶里面尿一撒,“boom”就炸了……
无独有偶,抗日神剧《一起打鬼子》贡献了另一个雷人桥段:裤裆藏雷。
葛天饰演的“银花”与老相好“莫大棒子”深处日军的牢狱中,银花当着众日军的面,让自己的老相好莫大棒子先是摸自己的胸,然后又是摸裤裆,甚至还上演激吻的戏码。
最后更为离奇的是,银花把手榴弹藏在了自己的裤裆里。莫大棒子心领神会,拔出手榴弹,大喊一句“再爽一次”之后,拉弦引爆,与日本鬼子同归于尽。
这才是真正的“ fire in the hole ”啊!
在日本某知名论坛里,“裤裆藏雷”被日本网民玩坏了,纷纷表示这是一个搞笑剧,还为抗日神剧出谋划策,提出以后应出现“男性裤裆藏大炮”的情节。
现在的抗日神剧,为了博取观众的关注也是拼了,恨不得把抗战剧横跨全部分类。比如这部《抗日奇侠》,分明是披着抗日剧外皮的武侠魔幻剧,一招手撕鬼子独霸天下!
“金古黄梁温”相比较之下黯然失色,什么“九阴白骨爪”“乾坤大挪移”,哪有我抗日奇侠犀利?偌大的一个人跟包菜一样,说手撕就手撕了,切口还挺齐整。
这部剧可谓影响深远,在日本引发剧烈反响,漫画里面都加入了撕鬼子的剧情。
主流媒体对此嗤之以鼻,称其哗众取宠,不尊重史实和民族情感。抗战老兵们更是怒斥剧组不负责!
还有比这更离谱的,电视剧《铁道游击队》里面出现了自行车轻功。男主角骑着脱离了地球引力的自行车上演各种高难度的动作,自己轻功好已经不算什么了,人车合一的最高境界才是我部追逐的目标。
观众们瞠目结舌,不由惊叹:“牛顿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武侠小说里面的外家功夫“金钟罩”,也被编剧运用到了抗日神剧里面。随手打开一部抗日神剧,经常出现枪林弹雨中敌方费劲开枪做无用功,我部人物却开启防弹金钟罩buff,毫发无伤且闲庭碎步取敌首级的情节。
电视剧《利箭行动》就是在这方面演绎得太过夸张,被网友们吐槽。男主角单枪匹马赤身肉搏十几个带着长枪的敌人毫发无伤,依靠一次掷一把飞刀硬生生把成片的敌人摞倒了,无怪乎网友们惊呼:“飞刀盖过007了”!
仿佛看见李寻欢在黄泉之下欣慰的笑了……
这真是:
敌方子弹总有限,我方子弹千千万。
敌方准星难在线,我方弹雨悠然见。
为了凸显我部神枪手的形象,编剧们也是煞费苦心。百步穿杨都已经满足不了编剧们了,折腾出更雷人的桥段来强奸观众。
电视剧《向着炮火前进》重新定义了百步穿杨:“八百里开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
你们可能不懂,普通的枪手肯定打不出这么远的射程,不过我部都是神枪手,有内功加持,开点挂没什么。艺术嘛,不能太较真……
不光是枪械精准度全面压制小鬼子,抗日剧的神枪手已经会运用手腕的急速抖动,造成子弹拐弯的高科技现象了。
这种高科技武器在2014年才由美军宣布研制成功。我部早了美军整整一个时代啊!
谁说我们小米加步枪条件艰苦的?我们的武器用起来,自己人都害怕!
还有比这更牛的,在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第34集里,孙成海营长向天上扔了一颗手榴弹,竟把一架日本飞机打了下来!
即便是以飞机最低的飞行高度和飞行速度来做假设,依靠投掷手榴弹来击中飞机仍属天方夜谭,更何况在此之前孙成海受了飞机机枪的贯穿伤,能够站着本身就已属奇迹了。结果这位英雄手榴弹炸飞机……
投掷系的奥运记录保持者集体泪流满面。这才是碉堡了的打飞机啊!
抗日神剧哗众取宠,不以质量取胜,以噱头吸引眼球,终归不是正途,让国外网友看了笑话。什么抗战蝙蝠车、三蹦子配加特林、大背头配韩版修身皮衣、冷兵器单挑热武器、石头砸飞机、被施暴后爆发灭了鬼子等等桥段,只会暴露相关影视工作者的急功近利,还有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
近些年来一些优质如《红色》《伪装者》《麻雀》等抗日剧也不是没有另辟蹊径,口碑与收视率双赢。所以还是奉劝影视工作者们踏实一点,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情感,不要逼得观众们怒喊:“二营长,你TND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