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形容一个人的才华,常常要说才高八斗,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不是六斗跟四斗呢?这个严肃的数学问题将要牵出今天台上的男主角——曹植,和一场旷世叔嫂恋。
作为曹植的大迷弟,爱穿木屐到处跑的谢灵运是这样说的,天下有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虽然是夸曹植呢,可潜台词却是,剩下的人都捆起来也不如我谢灵运。
这句话在当时的语境下却也不为过,六朝时人确实将曹植奉为第一。
但长久以来,我们对他的“八斗才”最直观的印象却仅仅是语文书上故事一般的七步诗,而忽视因他才情而起的《洛神赋》和另一国宝级艺术品——《洛神赋图》。
图注:一个曹植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八斗才曹子建,与他嫂子甄宓传闻中爱情堪称是中国最为知名的的叔嫂恋。今天我们不去讨论这段已成公案的历史真实与否,因为这已难下定论,只想与大家一起重回那1795年前,去洛水边一探究竟,为苦候佳人以致浑身霜露的曹子建送些温暖。
◆曹植在洛水边等候洛神的再次出现 原文:夜耿耿而不寐, 沾繁霜而至曙。
“其形也,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洛神赋
艺术家总是会将生活中的平凡赋予永恒的意义,求女神而不得这种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留下如此传奇的作品。
百年之后,另一位天才顾恺之,有感于《洛神赋》中的深情,提笔将这段故事展现出来。绘画与文学,如此浪漫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一个天才的天才之作,被另一个天才用天才表达了出来,两者都成为了人类历史中的永恒。
手卷画,是中国独一无二的绘画媒介,承载着中国人古典的观看方式,从右至左,徐徐展开,不动的型,转换为在空间与时间中彼变幻的画面,《洛神赋》图便是长卷这一形式在人物画范畴的开创者,文学与绘画的结合,在《洛神赋图》与《洛神赋》这里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后无来者的水平。以致后世的艺术家最多以书法写写《洛神赋》,比如赵孟頫兄,至于绘画?谁愿意自寻与顾恺之这一天才比较的苦恼?
《洛神赋》图 第一幕
“人说三十而立,可我既生在帝王家,又有何事业可立呢?天下人却又都认为我曹子建最有才华,包括我的父亲。可是两年前,我哥哥曹丕做了皇帝(黄初元年220年),一年前,他赐死了我暗恋的甄宓(黄初二年)。
西边的蜀汉卧榻在侧,南边的孙权虎视眈眈。那时年少,我尚随着父亲南征北战,如今,这曹家的天下,却与我没什么关系了,我不甘心,堂堂皇室贵胄竟然蜗居在那小小的鄄城县,我渴望着上阵杀敌,向南征战,如果能马革裹尸还,那自是最大的荣耀。可是,哥哥他竟不见我。
那年我三十一岁,京城内,站着如喽啰,只能回家。”
◆黄初三年 洛神赋创作同年 孙权火烧连营,大破刘备, 曹丕南征吴国
在曹植之前,有宋玉的楚怀王与巫山神女奇遇记。那么,当他回属地时途径洛水,就不免与洛神相遇了,生者的不得志,对逝者的思恋,《洛神赋》横空出世。
◆《洛神赋图》第一幕
斜阳西下,洛水之滨。回封地途中一路车马劳顿的曹植,转角与洛神相遇了。你看他在随从的簇拥下,器宇轩昂,主角光环加身。但初见洛神,唯恐继续前行唐突了女神,非常人性化的张开双手拦住了随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哪来这么好看的姑娘?”一个大写的惊喜全在脸上。
◆ 初见洛神 拦住随从的曹植 (原文:俯则末察, 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 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 “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 “臣闻河洛之神, 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 无乃日乎? 其状若何? 臣愿闻之。)
而洛神那边顾盼自若,但见她手执羽扇,轻裾飘飘于洛水之上,被顾恺之以高古游丝描 画出洛神的天衣飞扬,满臂风动,活生生一个神仙姐姐再世,却也轻轻的扭头回望向曹植,在他们对视的55公分里,两颗心在无形的空气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洛神与曹植在原作的实际距离为55厘米
从前中国人的爱情,亦如这委婉的回眸一般,四目相对,藏而不露。这种极具灵性的以眼神传递情感,我认为只有千年后米开朗琪罗的创造亚当可与之比拟,但那是上帝的对世人的爱。
◆按《洛神赋》原文 确实没看见洛神的随从们。每个人的眼神都涣散的望向别处
仿佛衬托着两人的爱情火花一般,随从们一个一个都装作没看见,当然按照剧本他们也确实看不见,他们在告诉曹植这洛水里有个洛神后就全程打起酱油,两只鸿雁与一条游龙渲染着这一人神相逢的奇幻氛围。
◆惊鸿与游龙,顾恺之是想与原文这一句对照: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远处的落日也不甘于孤身一人,将一只金乌放在了自己的小圈圈里,大幕刚刚拉开,便营造出了一个只属于魏晋人的魔幻世界。
◆三足金乌
曹植的洛水爱情故事,就在这里开始了。
同时,这幅画的背景也为同时期的山水画提供了代表性的图式:人大于山,水不容泛。
在完成了首次的眼神交流后,洛神并没有十分在意,如果按照屈原的天问与离骚中的剧情,她的性格是十分高冷的,拒绝了屈原的求爱。只见她沉默着左倚彩旄,右有桂旗,在河滩上伸出手,采摘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在初次眼神对视后,上:洛神依旌旗 下:洛神采芝草
那边曹子健则意难自禁,他用270个字完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形容女性最美的文字,直至今日,依旧在文学世界中被引用。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通常情况下,如果你把一个女人抬到了这么高,那么她注定与你没什么缘分了。可情深义重的子健,竟然干净利落的打出了王炸:将玉佩送给了她。在古代,玉为君子最重要的配饰,向一位女子送出玉佩,心意昭然,这也是这段感情唯一的互动。
◆曹子建送链子 (这一部分图像截取自洛神图卷二 卷一卷二都是宋人摹本 但卷一缺失这一情节 )
洛神举着玉佩,指着深深的洛水表期待。
可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感情对洛神而言其实也是负担,她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可现在,她被拖入那深深的洛水中了。爱情其实没什么用,比如说,在这里并不能跨越神与人的鸿沟。
而曹子建那短暂的一生中,无奈的事就更多了——那么英雄的爹、那么有权势的家庭、那么稀世的才华,活脱脱一个玛丽苏电视剧的霸道男主角。现实却是,他这一生却处处都充满了无奈,皇权的猜忌、阖墙的兄弟,让他这满腹的才华只能在软禁中无处施展。
就像面对洛神,面对有情意于他的洛神,他也同样跨越不了人神之隔。
于是第二幕,我们跟随曹植的眼,观看洛神的独角戏。
《洛神赋图》第二幕
洛神彷徨了,一个女人在初面对爱情时总是慌张的。更何况她与他的情感是如此炽热。可她是洛“神”。残酷的现实开始令她忧伤不已,她先是飘然于洛水之上,岩林之间,在美景中思虑排解这些忧愁。
画面中,这一段的安排尤为天才。在顾恺之的笔下,洛神在不同的场景出现了6次之多,在山水树林的连接下,一切却显得自然而然。虽然洛神赋文本中没有提到两人的眼神交流,但无论是洛神还是曹植,都以回首来表达对彼此的不舍与情感。而在人物的塑造上,更是印证了他所提出的,也是中国人物画最重要的画论——形神兼备。
◆忧伤的洛神
可情感的苦痛,并不是一件可轻易排解的事,她怅然长啸,以至把众神都引了过来。
随后风神屏翳收起了晚风、河神川后止息了波涛,水神冯夷在凝神鸣鼓,女娲为她唱起了清冷的歌谣。大家应该都有这种经验,那就是失恋的人很难通过找乐子的方式排解苦痛,而别人也是帮不上忙的,这狂欢的场景反而显得他们更加孤独。
◆张大嘴的风神屏翳
◆河神川后
◆女娲清歌
◆冯夷鸣鼓(原文:于是屏翳收风, 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 女娲清歌。 )
《洛神赋》图 第三幕
◆ 原文 (腾文鱼以警乘, 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 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 水禽翔而为卫。)
离别的时刻到了,同时这也是这幅画最瑰丽、最魔幻的场面:飞鱼、禽鸟护驾,六条神龙拉着车鸾,腾云驾雾而去,凸显出洛神神灵的身份,一派激昂大气的离别场面。但她却再次回首,望向令她动心不已的曹植,一如他们初见时那样回首,只恨神人有别,彼此处于盛年却无法相爱,从此天各一方,思至此,不禁泪如雨下。
曹植自然是也舍不得心爱的人离去,他脑海中依然盘旋着洛神的容貌与相见的情形,始终期盼着洛神能够再次出现,在洛神消失后,他不顾一切的乘舟逆流而上。可人世间那再有洛神的影子了呢?就像他与甄宓,早已天人两隔。
◆原文( 于是背下陵高, 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 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 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 思绵绵督。)
寒夜里,曹植在洛水之滨彻夜难眠,期盼着与洛神再见一面,以致身上沾满了寒霜。
◆原文(夜耿耿而不寐, 沾繁霜而至曙。)
既无相见之日,人毕竟要继续生活。曹植乘马车,踏上了回家的道路。那时,洛神回首,应了他的爱慕。这一次,回首的不再是洛神,也没有人再会为他回首了。只“恨人神之道殊兮, 怨盛年之莫当”。
◆原文 (命仆夫而就驾, 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 怅盘桓而不能去。)
◆回首的曹子建
附:文字资料
《洛神赋》
黄初三年, 余朝京师, 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 斯水之神, 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 遂作斯赋。 其辞曰:
余从京域, 言归东藩。 背伊阙, 越轘辕, 经通谷, 陵景山。 日既西倾, 车殆马烦。 尔乃税驾乎蘅皋, 秣驷乎芝田, 容与乎阳林, 流眄乎洛川。 于是精移神骇, 忽焉思散。 俯则末察, 仰以殊观, 睹一丽人, 于岩之畔。 乃援御者而告之曰: “尔有觌于彼者乎? 彼何人斯? 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 “臣闻河洛之神, 名曰宓妃。 然则君王所见, 无乃日乎? 其状若何? 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 “其形也, 翩若惊鸿, 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 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 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 灼若芙蕖出渌波。 秾纤得衷, 修短合度。 肩若削成, 腰如约素。 延颈秀项, 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 铅华弗御。 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 皓齿内鲜, 明眸善睐, 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 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 媚于语言。 奇服旷世, 骨像应图。 披罗衣之璀粲兮, 珥瑶碧之华琚。 戴金翠之首饰, 缀明珠以耀躯。 践远游之文履, 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 步踟蹰于山隅。
于是忽焉纵体, 以遨以嬉。 左倚采旄, 右荫桂旗。 壤皓腕于神浒兮, 采湍濑之玄芝。 余情悦其淑美兮, 心振荡而不怡。 无良媒以接欢兮, 托微波而通辞。 愿诚素之先达兮, 解玉佩以要之。 嗟佳人之信修, 羌习礼而明诗。 抗琼[王弟]以和予兮, 指潜渊而为期。 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 感交甫之弃言兮, 怅犹豫而狐疑。 收和颜而静志兮, 申礼防以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 徙倚彷徨, 神光离合, 乍阴乍阳。 竦轻躯以鹤立, 若将飞而未翔。 践椒涂之郁烈, 步蘅薄而流芳。 超长吟以永慕兮, 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遢, 命俦啸侣, 或戏清流, 或翔神渚, 或采明珠, 或拾翠羽。 从南湘之二妃, 携汉滨之游女。 叹匏瓜之无匹兮, 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 翳修袖以延伫。 体迅飞凫, 飘忽若神, 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 动无常则, 若危若安。 进止难期, 若往若还。 转眄流精, 光润玉颜。 含辞未吐, 气若幽兰。 华容婀娜, 令我忘餐。
于是屏翳收风, 川后静波。 冯夷鸣鼓, 女娲清歌。 腾文鱼以警乘, 鸣玉鸾以偕逝。 六龙俨其齐首, 载云车之容裔, 鲸鲵踊而夹毂, 水禽翔而为卫。
于是越北沚。 过南冈, 纡素领, 回清阳, 动朱唇以徐言, 陈交接之大纲。 恨人神之道殊兮, 怨盛年之莫当。 抗罗袂以掩涕兮, 泪流襟之浪浪。 悼良会之永绝兮。 哀一逝而异乡。 无微情以效爱兮, 献江南之明。 虽潜处于太阳, 长寄心于君王。 忽不悟其所舍, 怅神宵而蔽光。
于是背下陵高, 足往神留, 遗情想像, 顾望怀愁。 冀灵体之复形, 御轻舟而上溯。 浮长川而忘返, 思绵绵督。 夜耿耿而不寐, 沾繁霜而至曙。 命仆夫而就驾, 吾将归乎东路。 揽騑辔以抗策, 怅盘桓而不能去。
年表
黄初元年(220年):“太祖(曹操)崩,(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尊王后为王太后,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
黄初二年(221年):曹丕杀甄夫人
魏太祖曹操进入邺城时,文帝曹丕为五官中郎将,见到袁熙的妻子、中山人甄氏长得美貌,很喜欢,太祖因此为他娶甄氏为妻,生子曹睿。曹丕称帝后,安平人贵嫔郭氏深受宠爱。甄夫人被留在邺城,不能相见,心情不畅,因而有怨言,郭贵嫔乘机谗毁甄夫人,文帝大怒,六月,丁卯(二十八日),派使臣命甄夫人自尽。
黄初三年(222年):曹丕第一次攻吴 曹植作《洛神赋》
东郡(今河南濮阳南)太守王机,防辅吏仓辑诬告曹植,植以此至洛阳(今属河南),为己辩白。诏令复国。归国途中渡洛川,作《洛神赋》
画作版本:
洛神赋图原作已失,流传于后世摹本共四副,分藏于故宫、辽博以及美国弗利尔博物馆。
本文所用皆为故宫博物馆所藏两幅,分别为《洛神赋图》卷一、《洛神赋图》卷二,两卷皆为宋人摹本。
其中卷一图片质量最好,摹本后有赵孟頫亲笔题写的《洛神赋》,应该也是这个原因,被乾隆定位卷一。
卷二有所碎片,但卷一的曹植送洛神佩玉的环节遗失,故选用卷二此情节填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