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自幼就被选为大清的继承人,可是,因为年幼一直没能亲政。其实,不仅是因为康熙的年轻,更是因为朝中个各方势力不允许康熙亲政。也正是因为康熙还是孩子时就不得不担负起统治大清的重任,所以,其在位六十一年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甚至,有学者尊之为“千古一帝”,康熙后来回忆说,幼年在“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
顺治十八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其实,在顺治在去世之前就特意挑选其认为最有实力,对大清也最为忠心的四位大臣来辅佐康熙。这四位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大清四大辅臣”。
这四大辅臣在顺治去世前曾经发誓,一定会忠心辅佐幼主爱新觉罗·玄烨,至死不渝。可是,在封建王朝下的政权斗争下,让这种誓言显然是无法兑现的。在权力面前,四大辅臣可以说都在打着各种的算盘,其中,要属鳌拜最为猖狂。鳌拜一直以来就以自己功高盖主的身份压制幼主康熙,朝中上下也都碍于鳌拜的强势而对其敢怒不敢言。而这四大辅臣中,能和鳌拜抗衡的就是苏克萨哈。
可是,鳌拜根本不是省油的灯,两个人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镶黄旗与正白旗圈换土地上,所以,鳌拜千方百计的给苏克萨哈下圈套。此时,资格最老的索尼平素也厌恶苏克萨哈,见鳌拜日益骄恣,与苏克萨哈不容,又年迈多病,对鳌拜所为向不阻止。遏必隆与鳌拜同旗结党,凡事皆附和。苏克萨哈威望尚浅,“心非鳌拜所为而不能力争”。在四辅臣的讧斗中,鲜明地形成两黄旗对一白旗,三比一的局面。
终于,鳌拜利用职权将苏纳海、朱昌祚、王登联下狱议罪,把苏克萨哈给扳倒了,最终,将三人诛杀弃市。苏克萨哈一死,鳌拜的势力更加强大,根本无人能在朝廷上与之抗衡。可是,幼主康熙毕竟是大清的主子,这主子怎能被臣子牵制?孝庄太后为了大清的社稷着想,一直以来就一直在想着如何才能除掉鳌拜。这个女人在玩弄权术上可以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她并不想让年幼的康熙直接去对抗强势的鳌拜,而是想到了“借刀杀人。”
那么,借谁的刀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呢?
孝庄太后想到了一直深藏不露,坐享天伦之乐的索尼。索尼可以说是四大辅臣中的首位,可是,他并不想参与到如今的权力纷争中。不仅仅是因为自己年岁已高,更是因为目前朝中势力比较复杂,特别是鳌拜,一向专横跋扈,动不动就会闹到杀人的地步。如果自己参与进来,弄不好就会掉脑袋,自己挂了没关系,毕竟,自己该享受的荣华富贵都享受到了,可是,自己的家人特别是可爱的孙女赫舍里氏才刚刚长大,绝对不可以因为政治斗争而牵连到她的人生。
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孝庄皇后却恰恰敏锐的察觉到了索尼的这个软肋,打起了赫舍里氏,也就是当时的领侍卫内大臣赫舍里·噶布喇之女的主意。她想,如果赫舍里氏成为了大清的皇后,那么,索尼就不会袖手旁观,为了自己孙女的将来他也会全力出击,抵抗鳌拜,最终扶持康熙。
正常大清的皇后的选择其实都有严格的要求,祖制中规定:大清的皇后必须是在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家族的成员中选择。可是,为了能让索尼出面牵制鳌拜,孝庄太后还是决定破了祖制选择赫舍里作为大清的皇后。就这样,在孝庄太后的策略下,年纪轻轻乖巧的赫舍里就成了这场政治阴谋中的一枚重要棋子。可以说,赫舍里氏的入宫之路也极其坎坷:鳌拜多次上奏以"满洲下人之女"不可立为皇后为由,不断嘲讽着索尼一家,同时,毫无主见的遏必隆也迎风附和。
在她成为皇后之后,果然,索尼主动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从温暖的老巢中走出来力阻鳌拜。他联名朝中重臣一同上书让康熙尽快亲政,让康熙从鳌拜的牵制中尽快解脱出来。在索尼的帮助下,康熙顺利亲政,孝庄太后也达到了让赫舍里氏成为皇后的背后目的。
赫舍里氏刚刚成为大清皇后时,可以说康熙对她还是很好的,因为,赫舍里氏比较乖巧贤惠,从不争风吃醋。可是,在这皇宫里,并不是你不争不抢就可以有安稳日子过的。在后宫佳丽三千之中,每天会有多少个眼睛在暗中看着赫舍里氏,又会有多少个人在暗中盘算着怎么将其除掉。终于在赫舍里怀上龙种后,这些人就开始了自己的小动作。这些明里暗里的权贵之争最后还是让赫舍里遭遇了不测,她在怀孕期间,因为有人搞了小动作而导致赫舍里难产。
就在生死攸关的时候,太医上报大小只能保留一个,孝庄太后为了大清的后嗣,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保小,就这样,赫舍里在为大清成功的生下一个男孩后,大出血后死去了。赫舍里入宫时才11岁,难产死时也才21岁。这个年轻的生命正值鲜活之时,可是,在大清朝的各种布局里,被当做政治斗争的棋子,被当做延续子嗣的机器,就这样草草的收场了。对于康熙皇帝来说,仅仅几个时辰的时间,他就经历了再得嫡子和痛失爱妻的大喜大悲,命运实在是太捉弄人了。
成为这种政治的牺牲品也许是赫舍里自己本来就预料到的,从她选择成为大清皇后的那天起,就应该明确,自己未来的人生注定不会风平浪静。而大清中这样的人不只是她赫舍里一人,只是她贵为皇后,才被历史记载下来,纵观整个历史长河,这种悲惨命运的女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二百四十九·列传三十六》、《清史稿•孝诚仁皇后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