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艺术是弘扬和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据普查,目前全国共有348个地方剧种,其中241个剧种拥有国办团体。这表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剧种保护工作取得很大成就。
除了政策和机制的保障外,一些民间机构、民营团体等社会各方的联手,也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近年来,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越来越成为弘扬推广中原戏曲文化的重要力量。它自觉面向基层,注重通过北京的大舞台推出最能体现中国戏曲根植民间、扎根人民的基层剧团和小剧种,不仅弥补了当下戏曲传播“重规模”“重汇演”“重大团”的短板,更是为基层剧团和弱小剧种提供了展示平台,具有雪中送炭意义。特别是前不久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河南戏曲艺术周暨稀有剧种展演”,尽管规模不大,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次精彩演出,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戏曲接地气、树正气的文化品质,特别是“好戏在基层、在民间”的可喜现状,启发了业界对于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视角、新途径、新思路。
尽管展演规模很小,仅仅推出四平调《小包公》、宛梆《潼台关》、太康道情《张廷秀私访》、越调《老子》、豫剧《北魏孝文帝》五台剧目,且大多数剧团都是区、县级的小剧团,生存艰苦,但传递的戏曲文化价值和中原文化神韵却是浓郁而强烈的。重要的是,主办者并没有局限于艺术和非遗的呈现,而是用淳朴精美的艺术证明:中国戏曲历久弥新,依然焕发出强烈的家国情怀,有着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时代思想价值,从而让观众在感受戏曲艺术魅力和民间文化活力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基层剧团、剧种的生机无限和小剧种的鲜活独特,无疑是这次展演的亮丽看点。这种独特与亮丽首先体现于民间艺术特有的浓郁人民性和艺术质朴感。民间艺术的可爱,在于直率但不概念化,草根却极生动,是非善恶、情感表达的鲜明率真,民间艺人的创作智慧、亲和力与感染力尽在其中。
让人印象深刻的《小包公》是四平调独擅的剧目。它笔下的包公,并非是威风八面的铁面铜铡,而是体现一个被历代中国百姓崇仰的正义廉臣少小家庭生活的种种坎坷,重在写他立志成材的过程、磨难,甚至家长里短。全剧笔触轻松,妙趣横生,可小包公的精神魂魄与报世情怀生动清晰,可触可感。这种区别于常态的写作思路,体现出戏曲的民间叙述特点和灵动想象力;鲜活中靠近了民众,弘善下贴近了人心,不枯涩不落套,焕发出接地气、留得下、传得开的艺术生命力。这是当下许多戏曲大团大作所缺乏的。
作为京剧名剧《状元媒》的“原始生态”,宛梆《潼台关》的情节和人物个性更为生动鲜明,体现出浓郁的叙述个性,甚至剧中英雄情结的赞美与忠奸美丑的抑扬,也都比后来“雅驯”许多的大剧种更加寄托着老百姓的是非观,表现出民间色彩的审美观,令人印象深刻。而《张廷秀私访》的情节编织,则有一种朴拙天然的家常感。那种源于渔鼓、说唱的道情风范,是地方戏剧种特有的艺术基因和品格,与当下越来越同质化的戏曲剧种走向大相径庭。各剧种若不扬长避短,反而趋大趋洋、削足适履,恐怕丧失的不仅是艺术品格,更是艺术与人民、与乡土的天然血缘联系。
看过这次稀有剧种展演,大开眼界之余,我更深的感触是:艺术的人民性最重要的是内容和情感与时代同律,与人民同心。
艺术遗产固然是前人创造的高峰,必须严肃严谨地予以传承;但遗产的生命力不仅在于艺术价值的“德高望重”,关键在于历久弥新。稀有剧种展演的可贵,在于重视挖掘展示,但更着眼发展创新。越调《老子》等新剧目的成功推出,展示了稀有剧种的新发展、新活力。越调是稀有剧种中影响辐射全国的艺术形式,关键得益于前辈表演大师申凤梅的精湛艺术。她塑造的诸葛亮、李天保都栩栩如生、脍炙人口。《老子》一剧恰是“申派”弟子申小梅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成功传承与大步发展,在题材时代性、表演创造性、流派拓展性上都被公认为近年的一部力作。以古老剧种呈现哲人风骨,以戏曲故事写老庄哲学在历史和当代生活中的思想价值、现实意义,这在中国戏曲中是很鲜见的,为传统注入了生机活力。传统的价值与生命力,必须通过新的优秀传承者的涌现和作为,才能使薪火延续,魅力不减。一些剧种式微,恐怕就在于光着眼“抢救”而缺乏继承者的优异创造和时代发展,必然是难以摆脱窘境的。
既眼光向下,注重从基层中发现艺术珍宝,又理念开阔,善于利用当下传播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并针对特定受众群体有效推广,是此次稀有剧种展演的重要创新。走进这次展演剧场就会强烈感到:观众——不管是不是戏迷——都成为演出的参与主体,有一种令人兴奋的艺术环境,和大多数汇演、展演门庭冷落,观众老化、固化形成鲜明反差。对演出现场的戏曲氛围和欣赏过程,主办者都进行了匠心独运的营造,使现场的知识普及、剧种介绍、看后交流等,成为和谐一体的完整环节。特别是在清华大学的文化氛围中,更是如鱼得水、效果显著。无论莘莘学子还是皓首学者,无论外国友人还是传统戏迷,一进入剧场就自然融入戏曲文化的环境。开演前的“叭嗒仓”环节,观众人手一扇,随着台上介绍者的口令、示范,自然徜徉于中国戏曲的艺术园林;主演的剧种介绍和观众互动,把看点、特色介绍得形象生动;演出后的沟通交流,摒弃了当下大多关起门来的“专家神侃”,更多延请各界观众发表意见。加上每场固定的网络和自媒体全程直播,观众的覆盖率、影响力都令人惊叹。
当下一些戏剧活动追求规模,聚焦大团,缺乏鲜活生气和灵动地气,难以带来兴奋感、振奋力,已经宛如一种痼疾。而此次稀有剧种展演,发挥了基层文艺团体和小剧种“轻骑兵”“接地气”的优势,切实做到“眼光向下”,再一次证明了“好戏在民间、好角儿在基层”的艺术规律。其令人惊喜是必然的,带给我们的艺术思考也是深刻的。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制图: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