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帝萧绎《职贡图》中的百济国使
2018年,在韩国首都首尔的奥林匹克公园中,百济国汉城遗址博物馆展出了一片新出土的瓦片。
既不是华光璀璨的金银器,又不是某位名家的手书字画,一片残瓦如何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呢?
朝鲜-三国时代
01
自从司马懿后人建立的西晋王朝瓦解之后,中国大陆就陷入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南北对立的乱世。
虽然北朝统治中原,人口众多,但因为旧中原世家大族南渡的关系,当时甚至连北朝皇帝自己,都认为南朝才是中华正统所在。
著名前秦时代贤臣王猛,临终前嘱咐君主苻坚: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
北齐王朝的奠基人高欢更是说:恐...士子悉奔萧衍(南梁武帝),人物流散,何以为国?
隋朝统一天下之后,竟然也贬称自己的前代北周的音乐是“戎音”,反称南朝梁陈两代音乐是“雅曲”、“正乐”。
南朝在文化上的优越感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此,附近各国虽然迫于北朝的武力,但在文化上均以学习南朝为荣。
当时位于今天韩国西南部分的百济,正是其中的代表。
百济国历史遗迹
02
按照《魏书》中收录的百济盖卤王给孝文帝所上表文,百济和盘踞在中国辽东和大同江以北的高句丽一样,“同出扶余”,都来自中国东北地区。
而在今天韩国西南立足之后,这对本身同源的兄弟之国,却成为了死对头,互相征伐不断。
371年,百济发兵北上,射杀高句丽故国原王。
475年,高句丽突袭汉城,百济盖卤王被杀...
光是他们二者争雄还不够,为了得到更大的政治优势,高句丽与百济想方设法引入外援。
梁元帝萧绎《职贡图》中的倭国使
刚刚也说了,南朝作为中华正统,在四方诸国中的号召力要远超北朝,甚至能够对刚刚兴起的倭国产生影响。
而百济与倭国同样是联盟加姻亲,所以,讨好南朝是必行之策。
早在南朝刘宋时,百济就遣使建康(今南京),求取了大量书籍、工匠,还有新型武器腰弩。
到了梁朝(502-557),南朝的势力发展到顶峰,“江左建国,莫斯为盛”。
梁武帝热衷于北伐,甚至令北魏以为这是数百年未有之劲敌。
而梁朝也的确取得了很多成果,钟离之战杀得北军“匹马不归”。
虽然最后还是被北朝融合了!
百济王陵出土文物
03
高丽王朝时期,僧侣一然(公元1206-1289年)曾经编纂过一本名叫《三国遗事》的史书,记载高句丽、百济与新罗争雄之时,半岛上发生的各种故事。
因为叙事多以佛教神迹为主,三国遗事被很多人当做是戏谈野史,对其中记载的历史事件也不以为意。
然而,正是这本书,记载了一座寺庙的建立:
“(百济圣王)又于大通元年丁未,为梁帝创寺于熊川州,名大通寺。”
公元527年,百济国圣王扶余明襛,为南梁皇帝梁武帝萧衍,在百济当时的首都熊津城建了一座寺庙。
因为当时是梁武帝大通元年,所以这座寺庙就以梁朝年号,命名为大通寺。
自475年,首都汉城失守,百济盖卤王被高句丽杀害之后,百济势力就南撤以熊津城为新都,并倚重与南朝、日本和新罗结成同盟以对抗高句丽。
熊津城
百济圣王的父亲武宁王时,屡次大破高句丽,从此“更为强国”,与南梁的关系也更加密切。
武宁王陵墓整体采用南朝砖室墓风格,墓志开头更是先列梁武帝所赐将军号,再提自己百济王的身份。“狐假虎威”作风一览无遗。
圣王更是即位第二年,就得到了梁武帝册封为“持节都督百济诸军事,绥东将军,百济王”。
之后百济与梁的朝贡之中,得到了梁武帝大量的赏赐,特别是各类人才的输入。
梁朝专门将毛诗博士、画师、工匠等派遣至百济,教授他们先进艺术和知识。
“大通寺”的创建,想来也是这种挟南朝以制高丽的大背景下的产物。
带有“大通”二字的瓦片
而汉城百济博物馆中的这个残瓦,正是在熊津城遗址出土的,带有“大通”二字的瓦片!
这足以证明,《三国遗事》的记载是正确的。
它的出现,证实了历史上第一座为中国皇帝所建的外国寺庙——韩国大通寺的存在。
也漾起了南北朝时期的正朔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