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娃电影微信公众号:jinrongdushenv
文 | 三娃
中国婚恋状况调查报告结果足以证明“婚姻果然是爱情和文艺青年的坟墓”,在婚后3-5年夫妻双方的幸福感婚姻满意度都达到最低值甚至直接将危机时段缩短至“五年之痒”,其中11.1%的人表示下辈子不要和对方在一起而更有8.9%的人决定下辈子干脆不结婚。不过调查也显示只要度过了这道坎感情就会慢慢“回温”,也就是说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还是有可能实现“白首偕老”的美满结局。其实表达从一见钟情到相知相识相爱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不同的导演也有着各自的诠释手段,詹姆斯·卡梅隆(JamesCameron)用游船邂逅并互生情愫的青年男女却因冰川事故而阴阳两隔的故事将这种感情表达的跌宕起伏,若干年后已经百岁的她终于即将与穿着初次相遇时的那条背带裤的爱人重逢。
但如果是美国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来写这个故事则是另一番光景:她和他在维也纳的火车上相遇时鲜衣怒马意气风华,两人不问芳名的结果是分开后便消失在人海。九年后他已为人夫而她正在爱情的路上流离失所,在巴黎忽然重逢时她为他慢慢弹唱一支歌。又过了九年,他们带着共同的女儿到希腊度假,有些东西变了而有些始终未变。熟悉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这便是“爱在”系列三部曲的内容,1995年第一部讲述爱之初萌的「爱在黎明破晓时」上映后即被称作惊为天人,而2013年再度推出的「爱在午夜降临前」在北美上映后依然好评如潮。如果没有前两部的铺垫大概只是陷入中年危机的夫妻不断循环床头吵架床尾和,而倘若只有前两部的你侬我侬则不太符合俗世真实,三娃之所以更喜欢豆瓣评分略高的第三部大概是因为它关乎婚姻。
最漫长的爱情三部曲迎来结局
影片的灵感来源于导演年轻时的亲身经历,如果你坚持看完「爱在午夜降临前」结束时的演职员名单会发现导演将这部电影献给了艾米·赖豪普特(Amy Lehrhaupt),虽然林克莱特很少在媒体上提及过这个名字但可以从其参与过的多个采访中拼凑出激发电影创作灵感的完整故事。刚完成「都市浪人」的林克莱特在从纽约返回家的途中与比他小几岁的赖豪普特在一家玩具商店相遇后共度整夜,就像「爱在黎明破晓前」一样他们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就是聊艺术聊科学。与杰西和席琳两人约定6个月后见面不同的是现实中的两人互相交换了电话号码并试图在分别期间保持联系,然而"远距离恋爱"的疲惫不堪最终让这段关系虎头蛇尾。可惜的是导演的旧情人并未看到由他们恋情为模板延续的三部曲,而导演也在拍摄两部后方得知赖豪普特早在1994年便香消玉殒。
作为当今美国影坛最成功独立影人之一的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纯属自学成才而他的电影故事也多发生在一天的24小时之内,甚至往往聚焦于叛逆的年轻人并给予少有的同情和理解,这种对同一组人在不同年龄进行呈现的拍摄方式除了同样出自导演之手的「少年时代」外大概只有英国的成长系列纪录片和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安托万系列了。横向对比来看和他同时期的独立片导演索德伯格已宣布息影,昆汀沉迷血浆不能自拔而大卫·林奇现在什么都干唯独不拍片。影片的故事背景从音乐之都维也纳以及浪漫之都巴黎搬到爱情圣地希腊,基本承袭了前两部长镜头多对白外加背景配乐简单到极致却又恰到好处的“话唠”叙事风格,话题虽涉及文学爱情略显松散但最终均回到两性关系的主题,以至于继「爱在日落黄昏时」后再度斩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当然,表现中年生活的影片比比皆是也常有演员可以借助化妆来演时间跨度大的电影,但时间才是最好的化妆师,曾经身材曼妙美丽可人的法国小妞朱莉·德尔佩(Julie Delpy)由肌肉和数年囤积的脂肪构成的肥硕大腿以及隆起的小腹想必即便化装师再神通广大也难以企及。此人以戈迭尔执导的「侦探」正式踏入影坛后又凭借「坏血」「孽海亲情」连续两年角逐凯撒奖最佳新人奖成为法国备受关注的新星,此后主演的反法西斯名作「欧罗巴欧罗巴」为她赢得了国际知名度而「玻璃玫瑰」则助其成功打入好莱坞并活跃于欧美两地。男主伊桑·霍克(Ethan Hawke)一直投身于舞台剧也创作电影剧本,此人的表演非常气质化甚至因善于通过人物外表捕捉其复杂的内心世界而被誉为“最富感性魅力的青年男星”,本片中的台词字字珠玑让人忍不住产生“是不是即兴演出”的疑问。
共赴围城多年后是否一如往昔
时间是“爱在”系列的闪光点也是导演林克莱特几部优秀作品中玩得最嗨最重要的元素,「爱在黎明破晓前」的相遇时正当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纪仍在探索世界和自我的可能性,以至于美国男青年与法国女青年从偶然邂逅发展为携手流连于维也纳街头似乎顺理成章,仿佛这就是陌生年轻男女在奔驰于欧陆火车上视线交错时应该发生的事情。此后两个相互吸引的灵魂通过对话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从诗词歌赋聊到人生哲学开启恋爱难以免俗的桥段。如果说第一部基本勾勒出有点自我小聪明但基本无害的文艺男青年以及女权又神经质的政治正确女青年,那么描写重逢的「爱在日落黄昏时」相比初遇时的浪漫和美妙则多了沧桑与无奈,两人都缺席了对方或大或小的人生遭遇以至于再次长聊时自带伪装和戒备,不过蠢蠢欲动的真心却未被世俗的礼貌压抑反而向上翻滚涌现。
倘若没有「爱在午夜降临前」其实该系列也已经可以完美收官,初遇所爱美妙而幸运以及再遇旧爱微妙而危险的主题早已被无数的文艺作品不厌其烦地书写,但显然人们更需要这种虚构的爱情去假设和透析现实遭遇。上一部亏欠的结局终于揭开谜底,两人已届中年育有双胞胎女儿为琐碎生活所累但谢天谢地相爱的人还是走到了一起,不过将前两部中超乎常人的浪漫放在婚姻的框架之内则尤其令人感慨。影片从杰西将与前妻所生的儿子独自送上飞机开始就与席琳之间就酝酿着一场火药味浓重的争吵,这股情绪蕴含于含蓄幽默又好似彼此试探的车内谈话中,一方面是杰西希望席琳能陪他前往芝加哥生活以便更好照顾自己心中觉得亏待了儿子的抚养拉锯战,另一方面则是不愿让独立自由被婚姻和家庭所淹没的席琳希望在期待已久的工作岗位上开始新的事业。
影片中段那场包含老中青三代情侣的聚会在围绕感情和事业的交谈中道出了影片的核心:世上没有完美的爱人甚至即便是曾经疯狂爱着彼此的灵魂伴侣也会有摩擦与不满。安娜的曾祖母在去世前给全家人写了封26页长的信但写丈夫的却只有一段“他上过战场,我们因为他的工作而搬家,他死了”,于是她忠告不要在浪漫的爱情上耗费太多甚至友谊与工作才会带来最多的欢乐;年轻情侣用他们打情骂俏的话说就是互相殖民甚至即便两人精神上并不合拍却扔彼此深陷甜蜜;帕特里克和他的老婆处于非常理想和平等的状态但更像是两个独立个体,而娜塔莉亚则非常怀念去世的丈夫甚至担心会在越来越模糊的记忆中再次失去他。其实婚姻中的两个人不可能融为一体而保留各自的生活与个性才是夫妇的相处之道,彼此的牢骚与怨言都可以通过卖萌撒娇的方式向对方坦白。
此时的杰西与席琳无疑很好的诠释了这种理论,从席间不失幽默地戏仿相遇时的场景到散步前往酒店的对话中不难发现他们的婚姻远非一切顺遂尽如人意,但两人依然深爱对方甚至保留着对彼此的坦诚和包容。影片也本着“性爱和欢笑对一段好的关系来说就像心和肺一样重要”的原理让主角裸露的尺度明显大于前两部,已经记不清上次没有女儿的吵闹享受纯粹完美性爱感觉的两人共赴温馨之夜,席琳抚摸着杰西变白的胡须而杰西亲吻着席琳下垂的乳房。然而所有的爱意也伴随儿子打来的电话中断甚至此前酝酿已久的情绪也随之爆发,杰西的作家本色使他本能地在争吵中不忘嘲讽,事业型女性席琳同样在翻旧账中据理力争并直接冲走了肉欲。归根结底无非就是两人都将婚后的种种不如意归结于对方的自私,以至于希望对方能够做出妥协与让步的心态。
爱情不光止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影片自上映后一直盘踞口碑榜的榜首大概有似曾相识的情结暗中作祟而自带的悬念和可能也满足了大多数人在想象婚姻场景时构建浪漫的欲望,「爱在黎明破晓时」的悬念停留在六个月后他们是否遵循约定而重逢,「爱在日落黄昏后」就定格在男主是否会故意错过那班飞机留在巴黎,此部影片再无悬念甚至夫妻之间关于琐事的争吵与希琳说出的“我不再爱你了”就是结局。始终浪漫的三部曲至此终于露出了残酷现实的内核,而导演林克莱特对于爱情的解读也就此得以升华:从前的美满爱情总是止于有情人终成眷属,其实成为眷属之后如何面对漫长琐碎的人生以及婚姻中不断的争吵才是更加严峻的考验。影片给出的解药有赖于杰西烂漫的文采,他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穿越”情书坦言“如果你想要真爱那么真爱就在这里,它不完美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所以本片中的爱情几乎涉及所有的阶段状态和可能性,在感受爱情和时间相互作用的纵向发展中渗透到不同年龄阶段对爱情理解的横向对比,从男女间意识思维的差别到对待问题的视角与方式再到家庭成员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工作对男女家庭地位影响一应俱全。有独立意识的女主试图按照自己的思维生活却不得不因为孩子沉浸在传统的婚姻生活,而男主借“从未来回来的他”之口告诉席琳八十多岁时他们仍然在一起的想象无疑为这场争吵画上了休止符。你可以认为此番话更像是机巧的迎合亦或是虚假的安慰,但不可否认「爱在午夜降临前」其实正视了爱情中的不完美以及坦白这种不完美注定是理想爱情中的一部分,以至于想明白这一点的杰西和席琳理所当然可以相视一笑并携手走完所期待的后半生。
想起第一部时席琳告诉杰西她会因为了解到更多的细节而更爱他的言辞,看到「爱在午夜降临前」时不禁质疑看到彼此这么多细节的两人真的更爱对方了吗?也许对于全世界的观众而言依然期待九年后的他们再来一番全新见解,但此时此刻三娃油然而生的想法竟然是“能拍一部两人没在一起的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删除)
关注“葫芦娃电影”微信公众号,一起小打小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