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时权倾一时的东安王过着怎样奢华的生活?北朝“画圣”杨子华又是如何描绘200多匹姿态与神情各异的马?
曾掌管北齐全国军队的东安王娄叡,还曾代皇帝行使很多职权。这样一位大人物的墓葬中会有多少传世瑰宝?1979年至1981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位于太原市南郊王郭村的北齐东安王娄叡墓,发现陪葬品几乎被盗一空,但包括墓志在内的大量文物仍在,最宝贵的则是墓中面积达200平方米的壁画,内容丰富,精美绝伦。
墓室壁画分栏绘制,有仙人神兽、墓主夫妇、仆众侍卫、鞍马驼队、乐队仪仗等,墓主人在世时的优渥生活一一入画。画中人物形神兼备,情趣盎然,据山西博物院专家胡文英在《山西古代壁画精品略述》一文中所言,经专家研究,这些壁画极有可能出自北齐“画圣”杨子华之手。
杨子华擅长鞍马和人物,而娄叡墓壁画中的马匹造型非常生动,据统计,壁画中共有200多匹马,不仅无一雷同,而且匹匹生动逼真。此次展出壁画中有一匹马,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它都以忧郁的眼神注视着观者,极为传神。
“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保留的历代古建筑,无论数量还是精美程度,均为中国各地之冠,古建附带的壁画、彩塑也名声在外。但实际上,山西的地下文物也很精彩,尤其是北朝时期更是如此。北魏时,大同的首都地位延续近100年;太原则作为东魏和北齐的别都达50年。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是北朝晚期的一座墓葬,随葬品大多被盗,墓中壁画上隐约可见的蓝色线条,则是盗墓者为切割壁画而画的线,庆幸的是,他们并未成功。
包括娄叡墓壁画和水泉梁墓壁画在内的12组、89件山西壁画,如今汇于“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来到上海博物馆。大部分展品此前从未公开展出。11月29日,这一共180平方米壁画精品终于在上博展露真容。为了呈现这一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壁画原作特展,上海博物馆甚至将南门拆除,以方便面积逾9平方米的“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进入馆内。
展览自11月30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将延续到明年3月4日。
复原墓室
山西是中国的壁画大省,全国含古代壁画遗存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0%以上处于山西境内。山西壁画历史悠久,从两汉开始,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序列。此次展出的12组则来自北朝和宋、金、元两个历史时期。
在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看来,北朝的山西壁画是对中国绘画史一个缺失环节的弥补。“中国画到魏晋南北朝进入了初步成熟阶段。但是,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却没有能够留存下来。我们只能看到墓室壁画。”
这些墓室壁画,也或许是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生活的唯一视觉资料了。目前山西保存着28027余处古建筑,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上建筑壁画几乎绝迹。地下的墓室为壁画提供了庇护,让1500年前的壁画得以保存至今。今天的人们能够从中窥见当时古人的生活场景和绘画风格。
与著名的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为宫廷画师创作不同,这次展出的宋、金时期壁画均为民间画师之作。在张元成看来,“他们的画是与当时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除了观察艺术风格之外,人们也能够从这些壁画中看到当时社会的宗教礼仪、出行、狩猎、人物服饰、家庭生活场景等种种细节。
朔州水泉梁北齐墓位于朔州市水泉梁村,年代为北齐后期,墓主人应为当地的军政长官。精美的壁画主要分布于甬道与墓室。墓顶壁画自上而下分为三部分,上层绘天象图,中层为四神图,下层是十二时图,绘有代表十二时的十二生肖。墓的北壁为夫妇宴饮图,东壁为鞍马仪仗图,西壁为牛车出行图,南壁为门洞,左右两侧还会有鼓吹图。
为了整体展示这件体型庞大的壁画,令观众如身临其境,上海博物馆一楼展厅内模拟壁画出土时的墓室结构,几乎再造了一间“墓室”。在这个小展厅的甬道上方和左右两方,均按照出土的情形陈列着壁画。进入“墓室”之后,则能够看到画面稍有残缺,但笔触与色彩均清晰可辨的壁画陈列于眼前。画中人物勾勒细腻,线条刚劲而流畅,人物身形矫健,脸型纤细,马匹体态壮硕,当时人物的审美习惯也可见一斑。
这座复原墓室的参观面积仅有七八平方米,进入参观需要现场预约,也可以6人一组依次进入,每批观众参观时间为五分钟。
从王到民的生活全景
上海博物馆拆门迎接的《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壁画》是此展最大的壁画。图中绘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建筑,屋顶正上方绘一火盆,左右两侧各绘一兽首鸟身的怪兽形象,这也是首次在同时期墓葬壁画中发现对木结构建筑的描绘。
地处黄土高原,北接蒙古草原,山西一直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和冲突的据点。魏晋南北朝300多年,山西一带的主体力量,是匈奴、鲜卑、羯族等北方草原民族政权。北朝时期的墓葬壁画,其主人来自不同民族,主题大多为仪仗图、出行图、狩猎图,以表现他们生前的战功和权威。而在宋、元、金壁画中,墓主常常出现在壁画中,他们往往是当地富豪、士绅,壁画所刻画的场景也更具生活气息。
比如,金代《忻州南呼延村壁画墓》壁画上出现了鲜艳明丽、形态饱满的牡丹花图样,还有“金玉满堂”、“寿山福海”的题字。图案与墨书都体现了主人的生活理想。颇为有趣也能形成对照的是,在希望“寿山福海”的同时,壁画上的墨书也引用了元代散曲大家张养浩(1270~1329)的名句“无穷名利无穷苦(恨),有限时光有限身”,表达对人生苦短的叹息。
金代的《平定西关村M1壁画墓》和元代中期的《阳泉东村元墓》墓室平面都呈八角形,内容轻松有趣,犹如连环画。这两组壁画所描绘的都是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有夫妇对坐、备茶、杂剧表演、驮运、马厩等日常画面,就好像墓主离世后,依然能够生活在一座祥和、富裕的宅院之中。
高科技支持修复
这些在墓葬中保存千年的壁画,是如何离开墓室,被转移到地上的?要知道,墓室壁画原本是不可移动文物,大量壁画在考古发掘之前,就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将它们整体挪移,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根据山西博物院专家石美凤、胡文英的梳理,对墓室壁画的保护,一般用的是“整体揭取”和“异地保护”的方式。在壁画被揭取之后,文保人员会将壁画暂存在实验室进行修复,之后,再让壁画进入库存或展览。
娄叡墓是1980年前后发掘的,九原岗墓则是2013年6月开始抢救性发掘。30年间,壁画保护领域的最重大变化体现在科技的进步和田野考古发掘理念的更新。据介绍,目前在揭取保护之前,要对壁画做详细的原始资料采集,包括进行3D扫描和化学分析。修复壁画时,此前收集的原始信息都将予以采用,有了科学的数据支撑,修复的精密程度远非30年前可比。
担任山西博物院院长之前,张元成曾任山西省文物局文物管理处处长,他向记者强调:“墓葬壁画和寺庙壁画是一样的,原则上必须原址保护。在不能原址保护的时候,比如配合基建,才会考虑搬迁。”
此次展出的水泉梁壁画已经无法原地保存,山西博物院的专家采用了整体复原式的方法,希望尽可能地依照墓室原有情况进行修复和展示。在展览现场可以看到,墓室的墙壁复原为弧形,令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能感觉到当时北朝墓葬的辉煌气势。
据张元成介绍,山西境内,共有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古建中的壁画,初步统计24000平方米。如今,山西文保面临的问题是壁画保护人才的缺失。“我们即便给了经费,也没有人来实施这个项目”。同时,他也提到,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壁画保护较为理想,但许多尚未被列入保护单位的,就面临困境。
在当地的保护面临经费和技术人才的制约,被运送到展出地,再进行展陈,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在展前新闻发布会上说,对这些壁画的阐释和展示,有很大的发挥空间,这对博物馆的团队而言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在筹备工作中,上博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技术团队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展柜的制作、温湿度监控、照明调节等。
上博展览部策划金靖之告诉第一财经,山西气候干燥,为了使壁画处于恒定的湿度下,密封展柜中的湿度保持在50%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3%。她还说道,在搬运的过程中,除了面积较大的“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墓道北壁”采用集装箱运输,其他文物均是整箱搬运,在搬运途中均保持恒温恒湿的状态。
除了进入展厅观展,观众还可以通过线上展厅、讲座和书籍的渠道了解中国古代壁画。展览期间,围绕各地出土墓葬壁画艺术,上海博物馆将请业内专家举办10多场讲座。12月27日至29日,一场名为“空间、图像、思想——壁画研究的维度和方法”的学术研讨会将在复旦大学召开。新书《壁上观——细读山西古代壁画》也将在这次研讨会上首发。(本文均由山西博物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