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清末官场位极人臣,可以说极尽殊荣,然而李中堂年老了居然还被人给刺杀了,当然敢刺杀的人不在中国,而在大洋彼岸的日本。时值1895年马关谈判期间,凶手是日本无业青年小山丰太郎,他认为李鸿章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主要障碍,原本计划到天津行刺,但因买不起船票没能成行,这次李鸿章到日本,机会难得,他于是果断出击。结果李鸿章被刺的事情,让日本政府很是被动,一是万一激怒清政府继续战争,日本国就会马上被战争拖垮;二是国际舆论铺天盖地,日本还没到张扬的时候。伊藤博文因此勃然大怒,最后天皇也被惊动,急忙派出御医前往护理,皇后还亲制绷带以示慰问,以至于后世史学界不少人认为李鸿章所挨的这一枪抵上了1亿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实李鸿章受到的礼遇不是个案,早在4年前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即后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访问日本时,也曾被一名负责警卫的警察劈头砍了一刀。
明治元勋对幕府祭出杀招
17世纪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建立了由幕府和藩国共同统治的封建制度,称“幕藩体制”。 在幕藩体制下,将军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幕府是国家的最高的政权机关,统治着全国各地的藩国,各藩的统治者是大名,效忠于幕府,幕府对他们实行交替参觐制度。幕府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掌握了全国的最高统治权,无论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具有支配全国的权力。
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的舰队“造访”日本后,幕府被迫打开国门先后与美、英、法、俄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被压制了250余年的“外样大名”(边远地区诸侯)和各藩武士奉“尊王攘夷”为日本式的“政治正确”,开启了“倒幕运动”。此时,下级武士在传统的幕藩体制下生活上已是难以为继,与其闲来无事,不如外出施展逐渐荒废的武艺。当时洋人横行和社会动荡为他们提供了大好机会,在他们看来,去暗杀洋人和痛恨的官员不仅可以“扬名万世”,还可以获得来自各藩暗中提供的活动经费。
以大久保利通、坂本龙马、伊藤博文、西乡隆盛为首的“愤青”组织了一波又一波的刺杀行动——“天诛”。“天诛”的首要目标确定为幕府大佬井伊直弼,因为他在幕府权力日渐衰弱的形势下,试图挽狂澜于既倒,掀起“安政大狱”,将各地藩国的反对势力除之而后快。1860年3月,以关铁之介为首的17名水户藩与萨摩藩武士冲入井伊的卫队中,在猝不及防之下,井伊当场被刺死且身首分离,后世称“樱田门之变”,这场事变对幕府势力打击巨大,直接改变了幕府的政策方向,使得井伊的继任者安藤信行不得不改变铁血政策,转而采取怀柔措施。在自己国土上作威作福的外国人,当然也成为了武士的猎物,各通商口岸掀起了大肆暗杀洋人的浪潮。1858年,俄国海军三名官兵在横滨遇刺,二死一伤; 1862年横滨发生的“生麦事件”(4名英国人骑马时遇到萨摩藩实权人物岛津久光的车驾没有回避而当场被杀)使得通过暗杀手段实施的“攘夷”达到高潮。
面对“志士”无节操无节制的行刺,德川幕府不得不在1863年组成政府的杀手集团“新撰组”以暴制暴。“拯救日本的平民英雄”坂本龙马就在倒幕胜利曙光来临之前,死于“新撰组”刺客佐佐木唯三郎之手。德川幕府末期的“志士”们或以国家的名义、或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互相厮杀,成为日本幕末和明治时期血色、独特的风景。
关不回去的嗜杀魔兽
各藩的“志士”一方面通过刺杀幕府重臣以达到推翻幕府统治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与大权旁落了近1千年的天皇结盟,最终逼迫幕府下台,实现了天皇亲自掌权。曾以恐怖手段反幕的武士如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人自然成为了明治政府的开国元勋。明治政府虽已然成立,但武士们乱砍乱杀的作风还在延续。由于新政府的各项政策严重触犯了原有武士阶层的利益,以刺杀起家的明治元勋在短短二三十年内接连遭到守旧派武士和民间右翼组织的行刺,纷纷殒命。
1869年,著名思想家横井小楠被上田立夫等六名刺客刺杀;同年,力主学习法国、取消武士特权的兵部大辅(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大村益次郎被保守派武士神代直人等人刺伤,两个月后这位现代日本“军制之父”不治身亡。1878年,极富远见、足智多谋的政治家,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大久保利通在东京赤坂纪尾井坂附近的清水谷遭岛田一郎等六名刺客袭击,当场毙命,事后岛田怀揣“斩奸状”向政府自首,最终岛田被处以斩刑。1889年日本颁布宪法的那一天,文部大臣森有礼被刺客西野文太郎杀害。同年10月,时任外相大隈重信走出皇宫时被一名叫来岛恒喜的刺客用炸弹炸断右腿,成为日后的“独腿首相”。而来岛恒喜并无逃走之意,从容地抽出随身携带的短刀,当场剖腹自杀,试图用这种极端方式来阻止定于1890年生效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的施行。
到了现代,刺杀作为政坛重要的斗争方式不仅没有销声匿迹,反而从个体性的单打独斗转化成愈演愈烈的群体性“下克上”的逆流,这种逆流的枪口所指往往是那些在任首相、重臣(曾当过首相的人),以及大银行家、大企业家,以此制造震惊朝野的效果。20世纪头45年,日本首相非正常死亡的比率大概可以排全球第一,1921年11月4日,主张废除参谋本部、力图维持日中友好关系的平民首相原敬被右翼刺杀;1930年11月14日,首相滨口雄幸被右翼社团黑龙会成员佐乡屋留雄刺杀,9个月后痛苦地死去,而滨口从原敬那里继承的“文官掌管国家”的理想随着他的死亡而破灭,日本离自由宪政渐行渐远,而加速向军国主义迈进。1932年5月15日,“皇道派”军官因不满政府签订《伦敦海军裁军条约》,闯进首相官邸将犬养毅当场击毙。在审判中,民间的国粹主义舆论大力支持作乱者,军部也大肆煽动舆论为政变者开脱罪责,军国主义势力借机升级,对外侵略扩张成为“举国一致”的目标。
战前暗杀潮的顶峰是震惊世界的“二二六”兵变。1936年2月26日清晨,第一师团和近卫师团香田清真等22名“皇道派”少壮军官把1500多名士兵从梦中叫醒并告知要进行“演习”,高喊着“昭和维新”等口号,袭击政府首脑的官邸,在半天内一口气杀害了前首相斋藤实海军大将、前首相高桥是清、陆军教育总监渡边锭太郎,兵变军人又祭出了幕末志士“天诛”的旗子挂在首相官邸外,宣称要粉碎重臣集团以“对国家进行彻底改造”。2月29日,天皇下达镇压命令后叛变军人迅速瓦解投降。军部以这个事件为契机,掌握了随时可以使内阁倒台的大权,日本彻底滑向军国主义迷途。
幕府末年的刺杀行动加速了明治维新的成功,而针对明治元勋的暴力又与军国主义道路之间存有关联。“下克上”的传统根植于武士道精神,武士在强调对君王的忠诚的同时,也要求君王和上级尊重自己的利益,当下级认为上级没尽到自身责任的时候,武士手里的刀是可以毫不犹豫地向他们头上砍去。这种畸形的武士道精神,重点是要强调武士的统治、强人的政治,和平不是他们的爱好,战争才是他们的生命,侵朝战争、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一战、二战,这台强劲的战争机器不停地疯狂运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