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像黄公(1480-1522)一样,是一个入信道,
在仅有十五年的仕途中,黄巩忧国忧民,冒死进谏,视死如归,英年早逝,尤其是以抗言直节、谏阻明武宗南巡而闻名于史。他字伯固,号后峰,人称后峰先生。明兴化府莆田县涵江延福山黄冈人(今莆田市涵江区黄巷村)。他是明代弘治进士,历任湖广德安府推官、湖北孝感代理知县、入为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兵部员外郎、兵部车驾、兵部武选郎中。他力谏阻止武宗南巡,并奏请诛杀奸佞以谢天下,被廷杖五十,削职为民。回归莆田故里后,潜心著述,有《后峰集》传世(又名《黄忠裕公文集》)。世宗即位后召为南京大理寺丞,次年病卒,年仅43岁,后人尊称为"黄少卿"、"黄忠裕公"。
沉敏好学,政绩卓著
莆田黄巷村(今黄霞村),黄巩故里
黄巩少年时就显示出聪颖的才智,父亲对他抱有很大的期望。黄巩原先名叫黄天佐,到了二十岁的时候,他读《易经》的《革》篇章有感,因而更名为黄巩。
黄巩是黄氏入莆始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的22世孙,曾祖黄师献,祖父黄文嘉,父亲黄德珍,赠刑部封号。可以说,黄巩出身于名门。良好的家教,使黄巩幼年时就儒雅厚重,沉敏好学,他每次读书片刻,就能默记数千言,小小年纪就享有诗名。清代乾隆《莆田县志·杂事志》记载:黄巩弱冠时,一次偶然出游遇雨,于是到西樟庵中避雨,庵中僧侣看他是书生,请他入座,没想到,雨久不停,黄巩只好留宿。第二天,雨过天晴,黄巩临行前题诗壁间:"闲来散步叩禅关,禅关深处任盘桓。尘埃不染乾坤净,钵锡生花天地宽。从古西天传几世,而今觉海得名观。大颠果是聪明者,无怪昌黎与往还。"取实写虚,引经据典,诗中藏有大乾坤,诗笔确实不凡。
弘治十四年(1501),黄巩22岁,参加乡试中了第7名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春,参加会试,得中顾鼎臣榜三甲第74名进士。登进士第后,黄巩先是在吏部实习,年底被授予湖广德安府推官。在任上,黄巩清廉务实,勤政爱民,大小案件几乎不需要他人帮忙,都是亲自审理,绝不无故拖延时间,做到案无积牍,因此当地有"黄片时"、"黄一刻"的赞誉。
黄氏入莆始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像
此后,黄巩代理湖北孝感知县,主政一县后,他注重教育,修建学宫,造福地方。政事之余他也亲自为学子上课,因而政声大起,多次被上司举荐。黄巩身为地方父母官,他先百姓之忧而忧,以诚治民。有一年,在他的辖县遇见大旱,对于百姓的痛苦,黄巩感同身受,就写诗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一春苦旱连三月,祈祷彷徨走万家,忽送雷声山下过,隔林飞雨入帘斜",表达了自己与百姓一样对春旱得雨时的喜悦心情。
正德四年(1509),黄巩因考绩优异得以调入京师,开始自己的京官生涯。他先任刑部河南清吏司主事,闲余时间仍然兼担讲学,连尚书、侍郎之类的官家子弟都想方设法来做他的学生。正德六年(1511),尚书何鉴又奏调黄巩到兵部就职,担任兵部武库司主事。正德九年(1514),他又升任兵部员外郎,兼任会试同考官。同一年,他又被提拔为兵部车驾、职方二司郎中。第二年,因母亲去世,黄巩回家守丧。3年后守制结束后回到京师恢复原职,不久改任兵部武选司郎中。
抗言直节,死谏南巡
旧时黄巷全貌地形图
黄巩是一位勤于政事而又忧国忧民的忠臣,但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空有一腔抱负。因为武宗贪恋酒色、宠信佞臣、嬉游无度,弄得民不聊生,国不将国。即位之初就重用宦官刘瑾、谷大用等人,后来重用佞臣钱宁、江彬等。以致君子退而小人进。《明史》记载:"纲纪法度一坏于逆瑾,再坏于佞幸,又再坏于边帅。"各地州官横征暴敛,老百姓度日维艰,苦不堪言。一些藩王也勾结宦官,虎视耽耽,伺机篡位。
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下诏南巡,当时江淮一带大闹饥荒,朝廷下诏后,百姓害怕受到盘剥骚扰,携妻带子,纷纷远避,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百官交相进谏劝阻,但武宗就是不听。在此危难的情势下,黄巩不计个人安危,毅然挺身而出,上疏怒斥奸臣,劝阻武宗南游,他在疏中奏陈六件事:"崇正学、通言路、正名号、戒游幸、去小人、建储贰。"黄巩痛切批评武宗,之前化名"威武将军总兵朱寿",巡游山西宣府、大同、太原及陕西榆林、延绥等地的时候,所到之处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各地州县受到严重的骚扰,他请求武宗应该下罪己诏,放弃南巡,发帑救济饥民,裁撤宣府离宫,整顿军队,去除奸佞,诛杀江彬以谢天下。兵部车驾员外郎陆震也准备进谏,当他看到黄巩的奏稿时,深为黄巩激昂的文字所折服,他称叹不已,毁弃自己早已写好的奏稿,决定冒着生命危险与黄巩联名进疏,以实际行动来表示对黄巩的支持。此疏的内容正是当时许多朝臣欲言而又未敢言的心声,一时"海内争传诵之","两都传草几于纸贵"。
黄巩也料想此疏可能将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他做好了杀身成仁的打算,"收拾遗文","为书别知友,托以后事"。不料,此疏落入江彬手中,他恼恨异常,在武宗面前搬弄是非,极尽谗言,年轻气盛的武宗勃然大怒,把黄巩、陆震各杖责五十,捕入锦衣卫狱。
但朝中仍有官员陆续上疏,武宗余怒未消,又把上疏的官员押到午门,上枷罚跪五天,到了晚上,仍然关进监狱。黄巩与其他大臣晨入暮出,犹如重囚犯,站在路边旁观的人无不流泪叹息。在罚跪的当时,有同僚告诉黄巩,武宗马上就要动身南巡了,黄巩说:"天子出,吾当牵裾死之。"可见黄巩视死如归,正气凛然。
在20余天中,先后进行两次廷杖,被打的共168人,当场打死的15人。幸而未死的,下场也很悲惨,或削职为民,或发配边疆,或降级外补。与黄巩联名进疏陆震受杖后,因伤势过重死去。黄巩身体虚弱,大家都以为他受刑必死,但却死里逃生。黄巩身陷囹圄之时,也不断地赋诗作文,表达自己无悔的忠直之心。黄巩出狱后,被削职为民。但回乡途中,奸臣江彬派人追逐,乘机暗杀,幸亏被治洪主事发觉,他把黄巩藏在自己家中,才有幸躲过一劫。之后,黄巩小心翼翼,不断更换衣服,从小路到达山东济宁,一路舟车劳顿,终于脱险回到故乡莆田黄巷。
立身行道,千载不朽
黄氏大宗祠中的黄冈祠
黄巩回归故里的消息传出后,黄巷的父老乡亲都扶老携幼,来到村口热情迎接,亲朋好友也络绎不绝,登门拜访,还挑来美味佳肴,为他接风洗尘。
黄巩为官10余年,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京城时是"京尘荏苒长为客,家具寻常半是书",归乡时依旧是"旧游渐少还寻伴,家具无多只载书"。为此,他没有任何礼物来回赠亲戚故交。尴尬之余,黄巩就从木箱中取出血纸作为回赠品,这些血纸是他被廷杖后用来擦干伤口的,因不忍丢弃而收集在箱子里带回。对于这种特殊馈赠,父老乡亲把它当作珍贵之物加以保存,并用于教育后人。
罢官归乡后的黄巩,虽然疾病缠身,但他还是"手不释卷",闭门著述。他把立身行道、清操忠节看得高于一切,曾经说过:"人生仕宦至公卿大都三四十年,惟立身行道可以千载。"始终保持着高风亮节。
世宗即位后,改元嘉靖,黄巩被新皇帝召入朝中担任南京大理寺丞。但他依然不改当年的耿直秉性,又进千言奏疏,请圣上"稽古正学,敬天勤民,取则尧舜,保全君子,辨别小人"。他对新君抱有强烈希望,遗憾的是,正当黄巩想重新施展报国才能之时,却因旧病复发,卒于任上,仅享年43岁。
黄氏宗祠中的石马、石羊等文物
黄巩去世后,"一时缙绅,罔弗悼痛","行人张岳讼其直节,赠大理寺少卿,赐祭葬"。在黄巩墓道两旁站立的石马、石羊和石虎等文物,至今还收藏在莆田涵江黄氏宗祠中。"天启初,追谥忠裕",因此后人尊他为"黄少卿"、"黄忠裕公"。
明末时期,福建巡按聂豹到莆田时,把涵江卓坡村上生寺旁的立诚书院改为黄巩祠(即崇忠祠),春秋祀祭,发扬黄巩感天动地的为国忠诚之心。
综合林祖泉、陈志平、黄益群等人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