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中,朱棣第五次北征却因兵败而气急攻心,下线前还召杨士奇到御前,想改立汉王朱高煦为太子。朱棣下线后,杨士奇与朱瞻基为了防止汉王、赵王兵变,秘不发丧,为了防止尸臭气味传出,就用咸鱼随车队同行,再由朱瞻基快马加鞭回京通知朱高炽继位。而历史上朱棣死后,确实也是秘不发丧,但是从来没有使用咸鱼掩盖气味,更没有死前想传位给汉王的说法。
朱棣驾崩,用咸鱼掩盖气味的灵感由何来
朱棣虽然是靠战争夺得皇位,但他却比建文更适合当皇帝,他也是一个狠人,一生发挥着不服就干的精神,五次远征对大明朝边境有着巨大威胁的蒙古,然而第五次远征的时候,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终于恋恋不舍地闭上了眼睛,享年65岁。
一般历史上皇帝在外驾崩,为了防止发生内乱,实现权力的平稳交接,秘不发丧的操作是常有的。朱棣驾崩于永乐22年8月,当时正值盛夏,遗体运回北京就会涉及到防腐问题,用咸鱼掩盖尸体气味这事,早在秦始皇时就已经被应用了。
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史记·秦始皇本纪》
而朱棣其实根本用不上,因为朱棣驾崩的地方在今天的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的榆木川,这个地方即使是夏天也不会很热,所以尸体并不会迅速发臭。而《大明风华》中的这一情节其实是借鉴了秦始皇的剧情。
根据《明史》记载:朱棣第五次远征是永乐22年四月从北京出发,但是这次出征朱棣连敌人影子都没有见到。7月16日,大军行至苍崖戍,突发疾病,第二天到达了榆木川,病情加重,第三日即7月18日,朱棣驾崩。从朱棣发病到去世,前后仅3天的时间,可以知道朱棣死的很突然。
朱棣死后为何要秘不发丧呢?
朱棣登基后就已经立朱高炽为太子,后又立朱瞻基为皇太孙,可谓继承人早定,而且朱高炽监国多年,在朝中威望很高,为何朱棣死在外边,却担心老二和老三造反,而秘不发丧呢?这就得从这三兄弟的关系讲起了。
朱棣一生好战,南征北战多年都是由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跟随,而老大一直留守京城,这三个儿子也是各有特点,老大宅心仁厚是个守成之君,而老二更像朱棣,甚至有传言,朱棣有改立老二为太子之心。再加上老二、老三眼见自己的父亲靠武力抢夺江山,朱棣担心自己的儿子也学他。
且两个儿子被分封后,一直不愿意去封地,赖在南京不走。后来朱高煦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县),老三去了彰德府(今河南安阳),这两地方离北京都不远,如果得知老爸死了,很可能联合起来向太子逼宫。
太监马云密与大学士杨荣、金幼孜谋,以六军在外,秘不发丧,熔锡为椑以敛,载以龙举,所至朝夕上膳如常仪。壬辰,杨荣偕御马监少监海寿驰讣皇太子。壬寅,次武平镇,郑亨步军来会。八月甲辰,杨荣等至京师,皇太子即日遣太孙奉迎于开平。己酉,次雕鹗谷,皇太孙至军中发丧。壬子,及郊,皇太子迎入仁智殿,加殓纳梓宫。
按《明史》的记载,朱棣死后,用锡做内棺,锡属于密封性极好的材质,而且是完全封闭的内棺,可以有效地阻断空气中的细菌进入,所以尸体很难腐败,再加上当地的天气并不十分炎热,就算有味道,也不一定能散发出来,所以根本用不上咸鱼这样的方法来掩盖尸臭。
而且明史的这段记录里,根本没有提及任何咸鱼这样的字眼,可见,《大明风华》中的这段剧情,纯属瞎编,严重偏离正史。